close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

投資熱錢從美股流入亞洲 AI 市場 10 年首見全球資金大轉向

美國銀行 (BofA) 全球研究部門主管 Candace Browning 表示,全球投資者十年來首次將資金從美國股票轉向亞洲市場,這一歷史性轉變主要受美元走弱、美國聯儲局預期放鬆貨幣政策,以及亞洲人工智能熱潮等三大因素推動。根據 BofA 最新數據,在 2020 上半年至 2024 年底期間,美國股票吸引全球投資者約 1.2 兆美元 (約港幣 9.36 兆元) 資金,同期其他地區僅吸引 2,000 億美元 (約港幣 1.56 萬億元) 投資,但今年趨勢出現明顯逆轉。分析師預測,隨著亞洲 AI 市場預期在 2030 年達到近 1 萬億美元 (約港幣 7.8 萬億元) 規模,此次資金重新配置將重塑全球投資格局,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資金流向歷史性逆轉:從美股獨大到全球平衡

在即將舉行的 BofA 證券亞太區會議前,Browning 指出今年投資者資金配置出現顯著變化,每 100 美元資金流入中,有 50 美元流向美國股票,其餘則流向其他全球市場,實現了相對平衡的配置。這一變化標誌著自 2020 年以來美國股市資金流入放緩的重要轉捩點。她在接受訪問時強調:「我們看到客戶從美國市場轉向投資亞洲,刺激潛力巨大,尤其科技領域競爭非常熱烈。我們在亞洲看到機會,且美國股票較貴,亞洲股票可當緩衝」。根據 BofA Global Research 最新週市場回顧報告,這種資金重新配置反映了投資者對多元化投資組合需求的增加。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師 Albert Park 認為,美國利率削減將為亞洲經濟體提供「有益的金融環境」,特別是在償還以美元計價的貸款方面提供更多空間。Park 指出:「這為還款提供了一點空間」,並補充說亞洲的增長前景「總體上是務實管理的」,具有「穩健」的宏觀經濟前景。

聯儲局政策轉向為亞洲市場注入新動能

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預期轉向寬鬆,成為推動資金流入亞洲的關鍵因素。Goldman Sachs 預測聯儲局將在 2025 年實施三次 25 個基點的降息,並在 2026 年再降息兩次,將政策利率從目前的 4.25%-4.50% 降至 3%-3.25% 區間。這一預測是基於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僅上升 0.2%,符合經濟學家預期,顯示通脹壓力持續緩解。

Browning 特別提到:「美元走弱及預測美國聯儲局政策放鬆,促使資金理性流入亞洲股票,尤其是亞洲債券基金」。根據 MUFG Research 分析,Fed 降息週期將使亞洲央行獲得更多政策空間,預計印尼和菲律賓等實際利率較高的國家將實施 100-150 個基點的降息。這種利率差異變化將增加亞洲債券的相對吸引力,為區域資本市場提供額外流動性支援。

亞洲 AI 投資熱潮:萬億美元市場機遇

亞洲 AI 市場的爆發性增長成為吸引全球資金的核心驅動力。BofA 預測全球 AI 市場將從 2025 年的 3,000 億美元 (約港幣 2.34 萬億元) 激增至 2030 年的近 1.2 萬億美元 (約港幣 9.36 萬億元),其中約 1 萬億美元 (約港幣 7.8 萬億元) 將投入亞太地區。這一預測亦得到中國 AI 投資數據的有力支援:根據 BofA 最新報告,中國 2025 年 AI 投資預計達到 840 億至 980 億美元 (約港幣 6,552 億至 7,644 億元),較 2024 年增長 48%。

BofA Securities 中國股票研究聯合主管 Matty Zhao 表示:「中國和美國顯然在相互競爭,由於很多晶片瓶頸取決於技術發展,我認為(中國)政府能做的就是他們首先擅長的事情」。中國政府投資預計佔總支出的 560 億美元 (約港幣 4,368 億元),而互聯網公司貢獻 240 億美元 (約港幣 1,872 億元),顯示政府主導與私營部門並重的投資策略。

BofA Global Research 半導體資深分析師 Vivek Arya 指出,AI 系統目前佔全球 5.4 萬億美元 (約港幣 42.12 萬億元) IT 支出的 5% (約 2,500 億美元,約港幣 1.95 萬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8,200 億美元 (約港幣 6.396 萬億元),佔比提升至 10%,年複合成長率達 26%。這遠超整體 IT 支出 8% 的成長率,突顯 AI 技術的結構性重要性。

企業決策者的戰略機遇與風險評估

雖然資金流向亞洲,BofA 仍維持對美國經濟的樂觀預期。該機構預測美國 2025 年 GDP 成長 2.4%,S&P 500 指數年底將達到 6,666 點。BofA 經濟學家和策略師認為,美國經濟將繼續跑贏其他發達經濟體,而美國股市應在 2025 年初表現強勁。

對於企業決策者而言,這一資金流向轉變既帶來機遇也存在挑戰。一方面,亞洲 AI 市場的快速發展為科技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美元走弱可能影響以美元計價的跨國企業營收。根據 Schwab 分析,美元疲軟期間,美國投資者通過保持國際股票投資未對沖狀態,能夠獲得額外的匯率收益。

此次全球資金重新配置預示著投資格局的根本性變化。隨著 AI 技術成為「新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其全球投資策略,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佈局。對於尋求多元化投資組合的機構投資者來說,亞洲市場除了提供估值緩衝,更重要是提供了參與下一輪技術革命的戰略機會。

 

資料來源:南華早報美國銀行全球研究路透社TechWire Asia中國日報亞洲版

Tags : aiBofACandace Browning亞洲投資聯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