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題特寫

「做落一級唔一定 work!」香港 IT 人在英國職場的經驗之談與潛在挑戰

Thomas 上月出席一個位於倫敦的 IT 和金融專業人士的茶聚,分享香港 IT 人到英國求職的經驗和潛在挑戰(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Thomas 上月出席一個位於倫敦的 IT 和金融專業人士的茶聚,分享香港 IT 人到英國求職的經驗和潛在挑戰(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讀者群中有很多 IT 專業人士,而上個月,在倫敦的某個香港 IT 專業人士的茶聚活動中,也吸引了眾多在地香港 IT 人參加,既有創業團隊也有金融企業的代表。其中一位講者 Thomas 分享在英國求職和就業的經歷及見解,內容值得大家借鏡。因此我們特意安排了一次詳細的訪談,希望對其他讀者有所啟示。

曾任保險公司主管級

「在來到英國之前,我已經在 IT 行業累積了 20 多年的經驗,基本上都是在保險公司任職。從應用程式開發做起,一路成長,經歷了各種職位,如項目經理、領導角色等。最後在中高層管理領域擔任了 IT 部門主管,負責制定計劃並與管理層協同工作,但無論如何,仍然只係作為一個普通香港打工仔。」

最終 Thomas 在一家總部設於倫敦的跨國企業 FDM Group 找到工作,任職 IT Consultant,為當地客戶機構提供 IT 相關的計劃和數碼轉型,特別是他熟悉的的數據轉換(data transformation)、制訂企業的數據策略(data strategy)等工作。談到他在英國工作經驗,Thomas 指出,在英國從事 IT 要充分了解和遵守當地的合規(Compliance)要求,尤其是金融和保險領域,當地很重視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維護市場穩定。這些合規要求包括了數據保護、客戶隱私、業務流程以及反洗錢多方面的規定,使他在香港的經驗就變得十分有用。

「英國和香港的金融業合規要求非常相似,若你在行業工作了一段時間,不難發現合規事務在全球範圍走向統一,有些地區的要求比較嚴格,有些地區則相對寬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寬鬆的地區也會逐步靠近嚴格的要求。香港在這方面不是最先行者,但也一直在跟進。例如,在個人隱私方面,英國實行了 GDPR(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而香港也有類似的法規。這些規定背後的理念其實是相似的,雖然在專業術語上可能需要一些適應。」

IT 移民易揾工?Yes and No

「I am an ordinary man like most Hongkongers are who love going to work everyday. Suddenly I found myself a total stranger in a new place.」這是當日茶聚中,Thomas 第一句分享的說話。

多年以來,不計出差的日子,Thomas 主要都在香港工作,本身也是土生土長、在港大修讀物理和電腦。忽然來到英國,自然是尋找 IT 行業的工作。很多移民的人都有「IT 人易揾工」的印像,Thomas 認為答案是 yes and no。

「我現居於英國的雷丁(Reading),當初選擇在這裡尋找 IT 工作,主要是受到當地的企業優勢所吸引。雷丁有許多知名企業,如微軟(Microsoft)和華為(Huawei),所以當時我認為在這裡找到 IT 工作會比較容易。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很快就能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但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可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我認識的許多 IT 背景的人在最初可能會感到缺乏信心,不確定自己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考慮轉向非 IT 行業。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在適應新環境時所面臨的第一個門檻。當然,語言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即使香港人在工作中通常使用英文,但在英國工作時,語言問題仍然會對尋找更高層次的職位產生一定影響。這是因為在這些職位上,對於軟技能(Soft Skills)的要求更高,而這部分的要求在最初可能會讓香港 IT 人感到有些困難。」

「降低層級唔一定 work」

移民揾工的另一個刻版印象,是「通常要做低一級」,意思是原來是高層,移民後要從中層做起,如果本來是中層管理,就可能要揀低層入門級別的職位?

「這種做法並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因為在降低職位層次的同時,你也可能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經驗和技能。這反而會讓僱主產生疑惑,懷疑你是否缺乏信心,或是無法勝任高層職位。事實上,對於僱主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夠充分利用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讓你在公司中發揮最大的價值。」

Thomas 認為,其實作為適應階段的選項,「做落一級」作為過渡,本身並不是問題,只要不要表現出來沒有信心,在面試時「好好解釋」其中的心路歷程就可以。

由於英國人口比香港更多,同一個職位相對有更多人競爭,所以 HR 也不會每一份 CV 都打開,很有可能用一些系統預先過濾。「對於在英國求職的香港人來說,我們需要認識到第二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如何向僱主展示香港人的價值。在香港尋找工作時,我們可能會忽略這一點,focus 在快速地滿足職位要求。但在英國,僱主可能更注重了解您的熱情和目標。這並不是說香港人沒有這些品質,而是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讓僱主看到香港人的價值。」

最重要表達到自己價值

起初,Thomas 嘗試用香港的風格寫履歷,看看市場的反應,並從中學習、修正,由於當時 COVID-19 疫情所累,經濟不景氣,求職市場也大受影響,Thomas 面試邀請不多。「我曾投遞數百份履歷,甚至找人幫忙修改過履歷,但求職過程仍然相對漫長。」

跟香港的求職過程相比,英國的求職過程可能更繁瑣,僱主有機會收信後數個月後才回覆您的申請,無論成功與否,即使是正面回覆,還可能需要更多輪面試。「事實上,我最終找到的公司就進行了差不多五輪面試。從最初的自我介紹電話、到第一次面試,接下來的面試還分為幾個部分,涉及學術界的交流、商業方面的面試,總共經歷了差不多五輪面試。從投遞履歷到收到 offer,整個過程大約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有效溝通在英國求職過程中非常重要,需要學會如何自我介紹,無論採用何種方法,總之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目標。這與香港的求職經歷有所不同,在香港我們可能不需要這麼詳細地解釋自己的動機和心路歷程。其實,首先需要是了解自己,例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你最擅長的是什麼?你所追求的職位上,能為潛在僱主帶來哪些具體的好處?回答這些問題,或可助你更好地表現自己的價值。」

Thomas 認為香港人在很多方面其實好有競爭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香港人出了名除了 long working hours,大家都是很 commit 去 get the work done,還有 compliance 和 integrity,其實是很值得信任,這件事可能你在香港會理所當然,但在西方社會其實並不一定,其實英國職場是看重的;另外就算像我一樣的 background,沒有出去外地做事,其實香港本來也有很多 international exposure,很多東西來到這裡,一做到其實是會得心應手,因為根本上你是有經驗,只要不被找第一份工的門檻嚇到就可以了。」

對於「展示自己」的具體的方法,Thomas 提議盡量在求職信(Cover Letter)突顯自己個性,分享一些自己最引以為傲的事。至於面試,的確就像 Startup 創辦人需要磨練所謂「pitching」技巧,有效自我推銷、展示自己的特點和專長。

英國職場更加人性化

如果求職是第一步,那麼適應職場文化、融入英國打工生活,就是移民 IT 人的另一挑戰。眾所周知「香港人好鍾意返工」,OT 通常無補水依舊有人「磨爛蓆」,相反外國職場文化跟香港極之不同,準時返工放工之餘,有需要請假或早退,多數傾向講求互信,不似得香港嚴格規定百般刁難。「以 work from home 為例,遠程工作已經成為 IT 行業的一個常態,許多公司已經採用「混合辦公」模式,倫敦的公司可以聘請來自曼徹斯特或蘇格蘭的員工,無需擔心地理位置的限制,當然為了 team building 或工作需求,遠處的員工還是會定期前往倫敦開會見面。」

談到「職場文化」,Thomas 認為英國比香港更加「人性化」,包括更加重視員工意願、上司較願意聆聽相反的意見、同事之間關係更緊密所謂更「chatty」。

「我的經驗真的不是用香港那套多勞多得,也不會只得一個單一 KPI,在這裏第一天返工會問你,你想做什麼,因為僱主角度,他也希望你做一件有 passion 的事,至令你做得更加好,不僅僅禮貌上問,在一個合理範圍裡面,真的願意會給你機會發揮。另外你想有些 suggestion,老闆會希望有些 different opinion,禮貌上也好,還有他有時候都會聽多一些在我的角度,在 staff 的角度的意見。」

「至於同事之間,可以想像比起香港的時候,會有更加多interaction,很多所謂relationship,即使你不同的層級,亦即我們說的chatty,什麼都可以講一餐,這就是西方職場文化,但這些small talk 也包含很多資訊,香港雖然都有所謂「職場是非」,但這裡會單純一點。反而,香港人有些說話要注意和小心,在英國比如性別、種族那些,就千萬不能成為 small talk的內容。」

編採:尹思哲

Tags : 流動置頂置頂
尹思哲

The author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