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企業趨勢初創企業

Framer 以「無程式碼 AI」獲 20 億美元估值改寫 Figma 設計規則

荷蘭網頁設計平台 Framer 宣布完成 1 億美元(約港幣 7.8 億元)D 輪募資,公司估值飆升至 20 億美元(約港幣 156 億元),正式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此輪募資由現有投資者 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 和 Atomico 領投,資金將用於加速企業擴張及 AI 技術投入。Framer 近一年已實現收支平衡,展現其穩健的商業模式。

這次募資反映市場對無程式碼開發工具和 AI 驅動設計平台的強烈需求。Framer 行政總裁 Koen Bok 表示,資金將專注於開發企業級功能和深化 AI 技術,藉此鞏固其在設計工具生態系統中的領導地位。公司目前擁有約 50 萬月活躍用戶,年度經常性收入已超過 5,000 萬美元(約港幣 3.9 億元),預計 2026 年將實現翻倍增長。

創新 AI 功能驅動市場擴張

Framer 的核心競爭力源於其創新的 AI 功能組合,主要包含兩大突破性工具。Wireframer 允許用戶透過自然語言指令生成特製網頁結構,大幅簡化網頁佈局的初始階段。用戶只需描述需求,系統即可自動產生符合要求的網頁框架,並支援即時調整和改良。

Workshop 則是 Framer 全新推出的 AI 驅動程式碼助手引入「Vibe Coding」概念。這項技術能根據網站整體風格,包括顏色配置、字體選擇和佈局設計,自動建立符合品牌形象的特製組件。更重要的是 Workshop 能在後台自動進行性能最佳化,確保設計在保持品牌一致性的同時實現高效運行。業界專家認為,這些 AI 功能代表設計工具發展的新方向,前 Adobe 創意總監 Sarah Martinez 指出:「Framer 的 AI 整合策略並非要取代設計師,而是讓設計師能更專注於創意發想,將技術執行交給智能工具處理。」

與 Figma 差異化競爭策略

市場分析顯示 Framer 與設計界巨頭 Figma 採取了不同的發展路徑。Figma 主要定位為 UI/UX 設計工具,專注於設計階段的協作和原型製作,後續網站開發仍需工程師參與。相比之下 Framer 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設計到發布都能在同一平台完成。

投資研究機構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分析師 David Chen 表示:「Framer 的差異化策略在於降低技術門檻,讓非技術背景的設計師也能獨立完成網站開發。」這種定位吸引了 Perplexity、Miro 和 Superhuman 等知名企業,甚至 Y Combinator 2025 夏季計劃中 40% 的新創企業都採用 Framer 服務。

然而 Figma 在今年 7 月成功 IPO 後股價飆升 250%,亦推出了類似的 AI 功能和網站發布服務「Figma Sites」,顯示兩者競爭日趨白熱化。不過 Framer 的社群生態策略為其建立了獨特優勢。其 React 框架程式組件採用開放式資料庫,讓開發者社群能共享資源,同時私有設計商店 Team Store 則支援企業內部協作,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

歐洲科技投資環境轉變

Framer 的成功募資反映歐洲科技投資環境的積極變化。根據歐洲投資協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超過 80% 的風險投資交易金額都超過 1,000 萬歐元(約港幣 8,480 萬元),顯示投資者對歐洲科技新創的信心日益增強。

創投界觀察家認為無程式碼開發工具正成為投資熱點。Atomico 合夥人 Hiro Tamura 表示:「AI 技術大幅降低了程式開發門檻,我們看到愈來愈多企業需要快速數碼化解決方案。」這股趨勢的背後動力來自於企業對敏捷開發和快速原型設計的迫切需求。

Framer 創辦人 Koen Bok 和 Jorn van Dijk 的背景也為公司發展奠定基礎。兩人曾在 2011 年將應用程式工作室 Sofa 出售給 Facebook,並在 Facebook 總部工作多年,參與多項產品開發工作。這段經歷讓他們深刻理解數碼產品開發的痛點和市場機會,促使他們在 2014 年離開 Facebook 創立 Framer。

未來發展前景與挑戰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Framer 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策略。公司計劃將募資資金主要投入企業級功能開發和 AI 技術改良,目標是成為設計到發布流程的完整解決方案供應商。預計 2026 年年度經常性收入將達到 1 億美元(約港幣 7.8 億元),用戶數量有望突破 100 萬。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分析師 Michael Johnson 指出:「無程式碼工具市場競爭激烈,Framer 需要持續創新以維持技術領先地位。」此外隨著 Figma 等競爭對手加強 AI 功能開發,Framer 必須在功能差異化和市場定位方面保持優勢。

Framer 的成功故事展現了歐洲科技新創的成長潛力,也預示設計工具行業正朝向 AI 驅動的自動化方向發展。在數碼化轉型浪潮下,類似 Framer 的平台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幫助企業快速實現數碼化升級。

資料來源:

Framer官方網站
TechCrunch
Design Week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VentureBeat

Tags : aiFramer無程式碼開發獨角獸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