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香港中小企業家而言,內地市場既是機遇之地,亦是挑戰之所。擁有十餘年數碼營銷經驗的香港創業者 Vicky,從香港北上深圳探索新零售與直播領域,後又回流香港創立全城直播新媒體集團,將內地經驗轉化為本地商機。這段創業歷程展現了她的非凡勇氣,也為香港中小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實戰啟示。本文從她的經歷中提煉出關鍵啟示,助力香港創業者尋找生存與發展之道。
香港跟內地營銷模式分別甚大
Vicky 在香港深耕數碼營銷逾十載,專精於 Google SEO、Google Analytics 及社交媒體廣告,卻逐漸感受到本地市場的局限。「每天面對的都是 Google Ad、Facebook、Instagram,悶到不願再提。」2019 年,她決定放下穩定事業,北上深圳尋求新機遇。「我想親身體驗內地的營銷模式,了解抖音、小紅書的演算法與香港有何不同。」
她這個決定,亦反映了眾多中小企業主的共同困境:當本地市場陷入停滯,是否值得冒險求變?Vicky 坦承:「若選擇安逸,我能維持穩定收入,但必將錯失更多發展可能。」

「午睡」傳統再不等於懶散
落戶深圳後,Vicky 迅速感受到內地市場的激烈競爭。「在這裡,關係網絡尤為重要,單憑專業實力難以突圍。」她指出,商業合作需要時間建立互信,「不是喝杯咖啡就能成事,需要深入交流,讓對方真正認識你。」然而專業實力同樣不可或缺,「我用精準清晰的方案打動客戶,他們欣賞共贏的合作態度。」她亦親身體驗了內地的「內卷」文化,可能香港仍會覺得大陸員工要午睡,然後「hae」一會就放工,效率很低。其實新一代「搵食」艱難,雖然午睡傳統仍保留下來,但員工日以繼夜工作,夜間撰稿、直播,我曾參與連續數日不間斷的直播項目。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反為是個重大挑戰,但 Vicky 很快便適應內地新一代工作節奏,並學會了迅速調整策略。

內地創業 「收風」巿場及國策動態更重要
Vicky 將香港的專業經驗帶到內地,發現兩地數碼生態存在顯著差異。「Google 注重搜索邏輯,抖音依賴短影片推薦機制。」她投入大量時間研究,「我深入剖析抖音運營模式及其獨特演算法。」同時,她敏銳察覺到內地新零售的領先地位,「內地在五六年前已實現無現金支付,而香港仍處於起步階段。」兩地的巿場環境很不一樣,必需先了解。
人際關係為先,合作由情出發
香港人習慣談生意,一切都先講效率利益,大家都不浪費對方時間,談好生意合作了一段時間,友誼才慢慢加深。內地商業合作需先建立友誼,「我投入時間與客戶深入交流,建立情感連結,再談業務合作。」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少香港人在內地創業遇上困難,往往源於對內地生意文化的誤解。
靈活適應市場變化
內地市場變化極快,香港人需要學習如何快速調整策略,避免被市場淘汰。而且內地監管嚴格,「必須深入研究當地法規,確保業務合規運營。」簡單來說你不要只著眼自己公司,放眼大環境「收風」更重要,國策如何走、想推行甚麼或監管甚麼,都要第一時間掌握到。

結構化思維才是港人優勢
Vicky 分享「國內現在有很多聰明的人才,懂英文的也很多,以往大家認識所謂香港人優勢已成過去,如果還利用這點去包裝自己的話,必然碰釘。」
不過,她認為香港人的結構化思維是無可替代的優勢,香港人受過中西方文化教育,思維摸式不一樣,「我們習慣先建立清晰框架,由結果找尋成功的因素,循序漸進地去實現;而內地溝通往往先修飾再落實重點,大家先說到一個很好聽的合作遠景,滿意後才慢慢找出那些是重點及如何前進。」
兩種方法都可以引領公司前進,但香港那種思維模式比較接近外國商業模式,將國內企業帶到外國會更易成功。
她在商業提案中巧妙運用這一特質,迅速切入客戶所需,融合兩地經驗創造獨特價值。對中小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從熟悉領域(如 Google 營銷)起步,進而掌握新工具(如抖音運營)並非難事。

回流香港:將內地經驗轉化為本土優勢
在深圳創業數年後,Vicky 於 2023 年決定回流香港。她發現電商在內地競爭激烈,但香港電商市場尚未飽和。她分析「香港零售市場規模約 5,100 億港元,電子商貿僅佔 850 億港元,發展空間巨大。」她將內地 O2O 模式和直播經驗引入香港市場,「雖然我在行業發展上被人領先三年,但我從內地帶回了更嶄新的營銷模式。」
對中小企業家而言,這是一個重要啟示:不必盲目北上,亦可在香港本土發掘藍海市場。她建議,「香港生活便利,但電商滲透率偏低,創業者可從本地消費需求入手,開拓市場。」
「不求做第一,但求做唯一」的創業哲學
Vicky 的核心經營理念是「不求做第一,但求做唯一」。「做第一需時刻防備被超越,但「唯一」則無可替代。」她回憶學生時期因數學成績欠佳而無法爭取全級第一,老師啟發她,「爭取第一極為艱難,不如創造自己獨特的價值。」這一理念貫穿她的創業歷程:在內地,她運用香港視野彌補資訊差距;回到香港,她創造獨特平台。
對中小企業而言,她強調,「無需與大型企業比拼規模,找到自身獨特價值定位才是關鍵。」例如她早年將營銷專長與 IT 技術融合,使自己在職場中無可取代。
結語:創業征途的成長與啟迪
Vicky 的創業歷程告訴我們,北上內地能夠開拓視野,回流香港則能把握本土機遇。她的經驗證明,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單一專業技能更為重要。對中小企業家和創業者而言,跟內地伙伴要從建立信任關係開始,然後善用自身優勢,循序漸進地進入市場,或許是最佳生存之道。而她秉持的『不要做第一,要做唯一』創業哲學,正好為眾多創業者指出另一條突破之路。下一篇文章將探討 Vicky 目前的事業——她如何透過 O2O 模式,為香港零售市場帶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