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子商務

疫情帶旺 O2O 營銷 金融才俊棄職投身 Carousell 經商

近年流行「斷捨離」,正好切合 Carousell 主張二手買賣的可持續生活理念。Carousell 香港新任董事總經理 Kevin Huang(上圖)指出,香港的網絡瀏覽高峰時段,平日一般在午飯時間以及晚上十點至凌晨一、兩點之間;然而疫情之下,消費者瀏覽購物的時間更多了。

「疫情令不少人更習慣網購,而我們亦正好借此機會宣揚 Carousell 環保消費的理念。」Kevin 強調 Carousell 未來將繼續為買賣雙方提供自由交易平台,未有打算轉型涉足物流服務。

雖然與現有電商平台市場有明顯區別,但 Carousell 本身亦設有商業帳戶。商戶之一的「兩公婆日本百貨」創辦人 Derek Lai 便現身說法,解構使用一般社交媒體如 Facebook 或 IG 與 Carousell 的利與弊。

▲Derek (左一)與太太(左二)於疫情下決定全職經營 Carousell 網店。

比社交媒體更適合開拓商用市場

Derek 與太太因熱愛日本,於 2018 年開設專頁記錄日本旅遊和購物心得。其後兩人有了小朋友,因大量嬰兒物品轉瞬便不合用,大感丟了可惜,於是太太便決定在 Carousell 上放售,反應不俗。後來一次團購貨品數量超過自用所需,於是 Derek 便在專頁上放售,結果反應踴躍,於是萌生了經營日本團購商品的念頭。

「最初在專頁上賣東西,幫襯的都是專頁既有的粉絲,觸及率始終有限。像我現時代理的一隻日本酒杯,除私人用家買來收藏,亦有酒商及餐廳洽購。這類型商戶不會漫無目的地搜尋 Facebook 專頁,相反,他們瀏覽 Carousell 則會集中搜尋合用的商品,比較適合想開拓商用市場的賣家。」Derek 續稱廣告推廣方面,Carousell 的成效亦比社交媒體大得多。

「除非你有很寬鬆的預算,否則在社交媒體落廣告很難達致理想效果。在 Carousell 則可以有限的預算取得預期成效。目前我的商店約有 500 件貨,當中 50 件來自我代理的兩個日本品牌,單這 10%的貨品已佔整體 50%的收益。」

宣傳推廣、人情味優勢

Derek 認為 Carousell 除具備宣傳推廣方面的優勢,較之電商平台亦更有人情味。因電商平台普遍實事求是,客人落單填妥資料付款即可寄貨交收,買賣雙方無須作進一步溝通;而 Carousell 的用戶則比較熱衷發問,與買家有一定交流,正好能彰顯他們以日本旅遊達人作賣點的獨特優勢,可向買家推薦最合適的產品,同時交流旅遊心得。

本來從事金融業、不時為公司撰寫財經專欄的 Derek 去年因疫情長時間在家工作,加上要照顧幼兒,最終於 8 月時決定辭去正職,在 Carousell 開設商用帳號當全職賣家。至於近年流行 O2O,不少網店在疫情緩和後紛紛從線上轉戰線下開實體店,Derek 則表示不打算在香港開設實體店,但已辦妥簽證申請,準備在日本開設辦公室,全力進軍商用市場。

Derek 又建議,想嘗試開網店的賣家要主動了解客戶、多溝通,同時要有充足的準備,例如被問到有多少存貨、幾時可以完成交易付運、付款方式等問題時,應能即時回覆。

Tags : Carousell
Catabell Lee

The author Catabell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