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科技專欄

數據導航 (十) — 資訊科技改善俄國民生

資訊科技可促進社會進步,同時也可以改善民生。就以俄羅斯首府莫斯科為例。莫斯科曾一度被荷蘭智慧出行服務商 TomTom 評為全球交通最擠塞的城市。為改善問題,當地政府便推出智能交通系統,該系統就是在街頭安裝數以千計感應器、攝錄鏡頭、智能交通燈,實時監測路面狀況,收集各方面的數據,協調交通運作,並有助定出可行措施。

計劃除針對行車問題,還包括一系列配套措施。為吸引更多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政府銳意更新巴士車隊和火車車廂,去年底有九成巴士是少於 5 年車齡,火車則有四成是新的。更以收集乘客上落車的數據,進行分析以開闢新巴士綫,讓新路綫可減少轉乘需要,當中有新路線更令 90 多萬人受惠。同時,莫斯科增加了單車徑,鼓勵市民以單車出行,結果去年以單車代步的人次高達 230 萬人次,比 2015 年增加了一倍。

連番措施成效理想,當地每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次由 2010 年的 19 億,上升至去年的 28 億,莫斯科的交通擠塞問題也得以改善。即使當地私家車的數量增加了 100 萬架,但平均行車速度卻提升 13%,尋找泊車的時間也縮短了 65%,莫斯科人無不引以為傲。

資訊科技能改善莫斯科的交通問題,有利社會發展,所以該市已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數碼城市。同樣地,香港也可以善用資訊科技,訂下各種各樣利民措施,不但惠澤市民,還可以促進香港邁步向前。

 

作者: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Tags : smart city
Dr. Winnie Tang

The author Dr. Winnie Tang

鄧淑明博士,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