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太空探索,一般而言都是與科學研究或者太空旅遊有關,對於宇宙上的資源採集,並沒有太多的着墨。不過有研究學者就表示,其實現時的技術已經讓宇宙採礦變得可行,但國際條約卻追不上科技發展。
目前 Space X 的火箭技術已經可以做到高負載以及循環再用這兩個重要部分,也就是說如果要在太空運送資源回到地球,其成本也可以大幅減少。而太空中擁有大量的礦物資源,如果在這方面開放採挖的話,可以減少地球的負荷。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所貯藏的礦物,如果換算現時的價格,價值約等於地球上每人可分到 1 億美元。
太空智庫 Secure World Foundation 的主席 Ian Christensen 表示,目前問題是宇宙資源的擁有權在法律上仍然模糊,而針對太空的制度亦相當含混。目前對於太空探索的國際條款,已經是 1967 年聯合國制訂的外太空條約,不過對於條約的解釋仍然是各國自行處理。
政治危機顧問 Stratfor 高級科學及科技研究員 Rebecca Keller 表示,政府和專家都仍然在討論如何正確使用這些資源,因此相關的立法仍然大幅落後於科技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全面開放太空資源採挖,則有機會令大量公司湧入這個市場,政府需要控制這方面的擴張,訂立守則。如果太空採礦變得普及,相信可以緩解地球上採礦所帶來的生態問題,而在初期階段,在太空中採挖的資源只會在太空中使用,直到技術成熟。
來源: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