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到新加坡參加一個創業活動的訪問,與當地政府官員和跨國科企 交流新加坡的創新發展。此行得著頗多,了解新加坡營造國家創新力 的秘密武器。當我們的政府仍在吹噓科技發展前景如何,新加坡政府 兩年前開始延攬海內外頂尖數據與科技人才,建立一支類似 Startup 的團隊,利用數據分析和科技,與政府合作借助科技之力落實公共政策,製作有利於新加坡民眾的服務。

這個故事要由一位叫 Mark Lim 的軟件工程師開始。IT出身的Mark幾年前在IDA工作 ,開發為特殊人士而設的技術,他看到科技改革政府其他服務的潛力 ,秘密地招攬幾位志同道合的軟件工程師開始靜靜起革命, 在公餘時間做自己的project。後來他被IDA高層邀請見面 ,談到他的『秘密項目』,獲得高層大力支持, 一個約 20 人的 IT 團隊 2014 年開始『攞正牌作反』,逐漸發展成今日有超過 150 人的部門 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更遷入以星球大戰為設計靈感的 IDA Hive 總部,成為政府內的 Startup。
IDA Hive 是新加坡政府數碼服務(GDS)團隊的基地,現有約一百 五十人的團隊當中,包括數據分析師、軟件工程師、地理數據工程師 、使用者介面和體驗設計師、物聯網工程師等等,九成是政府員工。 這個結合不同專業的團隊有共同使命:燃點政府內的 Start-up 精神,通過進行小規模試驗、研發和改進政府程序和服務設計,改善使用者體驗和解決問題。
自家Startup:革新政府電子服務
走進 IDA Hive,完全不覺得自己身處於政府辦公室,環境和設備更像是一家 Start-up 的氛圍:最明顯的是有類似咖啡店的舒適工作間 和玻璃牆。擁有IT和創業背景的部門主管告訴我,IDA Hive 最大的特色是需要自負盈虧,透過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項目 支持營運,至今已經推出多個『自家製』政府電子服務。部門員工分 為七至八個項目團隊,而每個項目都有一兩位來自政府外的科技專才 (Fellow)參與,以用戶需要為先的方法(citizen- centric approach)解決問題。上網翻查資料,原來 GDS 用程式編寫比賽招才,勝出的三名 hacker 都加入了 GDS。
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 的存在,某程度反映各種政府部門的官僚問題:花大 量資源聘請顧問進行大白象項目,浪費金錢和時間之後,運用傳統的 項目管理方式,既緩慢又效果欠佳,甚至根本無法量度成效。
這位真IT人主管的 GDS 應用 Scrum 靈活開發 (agile computing) 和開源工具(open source tools)協助部門團隊清晰地定義需要解決的問題,工作上各個 任務的負責人甚至寫在牆上。這個團隊主力與政府部門合作進行內部 的可行性研究,利用市面上流行的硬件和軟件,改造以測試原型 (prototype) 和概念 (proof-of-concept) ,省錢之餘亦能夠用科技解決各個部門面對的困難。
政府硬件自己hack?
Mark順手拈來幾個例子:有負責管理公園的部門反映難以監督剪 草的公司有否真的按照合約做好工作,GDS 的團隊在剪草機上安裝 GPS,配合程式,工人剪草的地點、路線、 工作時間便能在地圖上一目了然;市面上的自動駕駛輪椅價格高昂, 動輒需要十萬星幣,GDS 團隊找來現有的電動輪椅,加入軟硬件改 裝,竟能研發出便宜二十倍、只需五千元的自動駕駛輪椅, 幫助嚴重殘疾人士提高自理能力,未來更可能應用於博物館導賞。
GDS 幫助政府部門處理長期以來令官員頭痛的資助申請濫用問題, 因為往往難以偵測。GDS 工程師結合政府採購系統和公司註冊資料 庫,開發一套系統協助部門自動偵測可能有問題的申請者和公司,減 低政府各種資助被濫用的機會。
讀者看到這裡可能會想,這和市民生活有何關係?GDS 其中一個項 目協助救援部門,救助更多心臟病人。他們開發系統,蒐集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ED) 位置,結合合資格急救員的聯絡方法, 只要政府部門收到心臟病發的報告,事發地點附近的急救員便會即時 獲得通知,能夠知道AED位置和前往即時急救,省卻送往醫院的黃 金時間。
創新是怎樣煉成的?
我問 Mark,你做的事情不就是將問題全部公開,反轉政府?他笑 說沒問題,因為星洲總理李顯龍要求政府上下必須利用開放的科技試 驗更有效率、開支更低廉的方法進行政府項目,減低對大公司和承辦 商的依賴。其中一個 GDS 項目就是為新加坡政府部門高層開發數據視覺化(data visualisation)工具,幫助部長直接看數據分析,量度成效,不用等公務員報告才知道發生什麼事。(政府報告的數據分析目的如何,你懂的)
一般政府計劃都必定詳細規劃,接著按部就班用 waterfall 方式交由 vendor 執行,很多時候開發甚至推出之後才發現問題 ,例子比比皆是。新加坡政府透過 GDS 做的,正正就是實踐 Startup 精神,開發服務之前首先認真分析數據研究用戶需要, 在最少資源與時間花費下開發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幫助儘快了解回饋,減少項目失敗的機會。
向政府部門挑機,創意執行力先決
Mark雖然年輕,但眼光卻十分遠大。他說 GDS 下一步希望將項 目拓展至更多產品,為政府部門度身定做訂閱為本的服務(subs cription-based services)。我問他,GDS 的『生意項目』來自哪裡?他 說來源多樣,例如由上而下的由中央政府的財務部資助項目、亦有政 府部門自己找上門的合作,亦有部份屬於GDS團隊自行研究。那麼 這樣會否惹惱政府IT部門?他笑說,自己的最大『敵人』就是不同部門的 CIO(笑),因為他的工作正正拆他們的招牌。新加坡的政 府部門都各自設有 CIO 和創新官(Innovation Officer),需要負責創新才能達標(對,創新在新加坡政府是有 KPI,要問責的)。
當香港政府繼續宣傳創新科技潛力如何,繼續花錢請顧問研究、諮詢 ,新加坡政府的營運猶如企業,重視實效和成本效益,真正用 IT 改革公共服務,招攬頂尖科技人才加入政府,推動創新,同時確保政策 決策用數據和證據為本。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 的模式在美國、英國、新加坡同樣出現,香港政府到 底能否用IT人思維,先改革自己,還是繼續葉公好龍,藥石(資金 )亂投作另類的『蛇齋餅粽』?
有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創新』!

作者:莫乃光
香港立法會議員 (資訊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