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分析關鍵字不應單看搜尋量 更要剖析搜尋背後的動機

日前 Facebook 上出現了一張圖,歸納了香港、日本和新加坡最多人在 Google 搜尋的十大關鍵字。當中香港十大關鍵字都被作者標為娛樂,而日本和新加坡就含有時事。此圖被用作諷刺港人不理政治,他的推論或許正確,但如果我們分析的是網站的關鍵字就小心了。有管理網站經驗的人就應明白,單單閱讀關鍵字的搜尋次數並不足夠,我們還要嘗試理解搜尋者背後的動機才可,這樣我們才能提供最適合的網頁內容,鞏固網站地位。

google-trend

 

關鍵字太空泛 不同人有不同搜尋動機

上圖出至 Facebook。其實以上結果是列出十大最多人一窩峰搜尋的關鍵字,而非十大最多人搜尋的關鍵字,所以圖片上的標題有誤導成分,不過這並非本文重點,在此不贅了。

回歸正題,其實上圖的關鍵字比較空泛。以香港為例,誠然我們大體都理解到為甚麼這些字眼會紅起來,但他們為甚麼搜尋這些字,其實不同人也有不同動機。以武則天為例,如果說這表示大部分人關心電視劇集,相信無人異議;但如果說這表示大部分人想上網觀看劇集,這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搜尋這個字眼的人可以有不同動機,除了上網看劇,有的人也許想了解電視劇在大陸的制作過程,有的想知道武則天的小道消息,有的可能想找劇中美女,有的想找武則天現像分析等。(果然全都是關於娛樂呢。當然,我想總有一兩個是想了解中史吧。)

假如是網站的關鍵字情況就更明顯了。當我們打開 Search Console 時會看到許多關鍵字,但我們能否從中推斷他們要的是甚麼呢?假如有人搜尋創科局到我們的網站,代表他們認為我們的網站能乎合他們所需,不過他們是為了創科局的甚麼而到我們的網站呢?可以是新聞,或者是評論,或者是政策等。

 

推斷動機切忌「先入為主」

了解他們的動機能讓我們知道網頁哪些內容特別重要,但推斷動機時不應先入為主。我們認為有趣的在他們眼中可能感覺一般,我們忽視的內容的在他們眼中可能十分有趣。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假設我們搜尋某些關鍵字的動機與他們一樣。但我們怎樣才能有把握地了解他們的動機呢?

現時透過 Google Search Console/ Bing Webmaster 、 Google Analytics 或其他網上分析工具便可知道人們透過甚麼關鍵字到達我們的網站。如果查詢字眼有兩個,例如「iphone 先達」的話,那我們就好辦了。但如果關鍵字較為空泛,好像上圖那些又怎麼辦?

其實我們可以找出關鍵字到達的頁面(landing page),再從中抽取更多數據。假如他們停留時間長,代表該頁的目的和他們的動機大體相似;如果不少人到了 landing page 之後是前往另一個網頁,代表他們或許對另一個相關議題更感興趣。舉個例子,假如人們搜尋 iPhone 6s ,到了官方網站把網頁滾最底後,原來不少人都按「前來零售店」的話,那他們的真正目的或許是想找一間 Apple Store 買 iPhone。最後,如果發現 landing page 的跳出率特別高或者停留時間特別低,代表他們認為我們的網頁未能提供所需,我們是時候要修改網頁了。

 

逆向思考:同一動機可有多種關鍵字

同一個關鍵字可以有多種動機,但同一動機也可以有多種關鍵字。舉個例,假如我們的網站提供檔案下載,Search Console 會顯示 「xxxx 下載」(有空格)、「xxxx下載」(無空格)和 「xxxx download」 為導入我們網站的關鍵字。雖然對某些關鍵字而言,有空格和沒有空格對搜尋結果的影響輕微,但如果是下載和 download 分別就大。

different-keywords-though-same-purpose-yield-to-different-results

 

以上圖為例,即使目的相同(尋找提供免費軟件的網站),在不同的關鍵字下結果完全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我輸入「免費軟」,Google 就會自動顯示「免費軟件下載」。

這對於網站 SEO 有甚麼啟示?很簡單,就要是盡量捕獲多個關鍵字帶來的流量。如果人們搜尋「免費軟件下載」可找到你的網站,「軟件 免費」卻不能,那你就流失了潛在的流量了。

 

 

Tags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
Dennis Ma

The author Dennis Ma

為香港讀者分享各種 IT 新聞及趨勢,如企業動態、保安消息(勒索軟件、程式漏洞等)、未來科技(AR、VR、3D打印等。)、電子商貿;亦專門分享 SEO、網頁設計、社交平台推廣等心得。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