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專題特寫

日本 IT 創業不景氣 訪港交流團:希望吸引年輕人創業

要提亞洲區的科技大國,日本一定不能不提;不過如果談到 ICT 創業,幾乎很少會有人提及日本。面對長期的經濟不景氣,IT 創業似乎成為一條出路,早前來自大阪 Knowledge Capital 的訪港團就到了數碼港取經,這班「現代遣港使」的訪港團代表指日本 IT 創業起步較遲,故希望透過吸取數碼港的成功經驗,吸引更多日本年輕人創業。

unwire004

 

日本年青一代職場缺乏安穩

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今年初數字,全球青年失業率約為 13%,日本整體失業率為 4.6%,25 歲以下青年失業率約為 8%,在先進國中屬於低水平。但據日本政府發表的《青年白皮書》數據,25 歲以下青年的非正規職員、兼職僱員的比例卻大為高於其他年齡層,反映年青一代在職場缺乏安穩的職場路徑。

在缺乏正規工作的職位空缺下,創業理應成為年青人的事業出路。但創業最需要的,大概是勇於跳向未知前景的勇氣。面對長達 20 多年的經濟不景氣,本已傾向保守的日本人變得更加保守,創業人數不斷下降。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顯示,2012 年日本希望成立新公司的創業者人數,由 1987 年泡沫經濟時的 178 萬人,減少一半至 84 萬人。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使日本人開始追求穩定的職業,願意承擔創業帶來的風險的人數隨之大幅減少。

image_20130401185615

 

年輕一代不願冒險創業

據人力資源公司 Hays 以全球 13 個國家年輕人為對象、有關創業意向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年輕人對創業的熱誠非常低。調查中回答「對創業不感興趣」的日本年輕人高達 58%,在受訪的 13 個國家中最高,而中國僅為 6% 左右。回答「考慮將來創業」的日本年輕人只有 29%,在 13 個國家中也是最低,中國考慮將來創業的年輕人達 40%,遠遠高於日本。

當問到什麼是事業成功時,選擇「獲得穩定的工作」和「在工作上的滿足」的日本年輕人均為 49%,「獲得穩定的工作」超過了「經濟富足 / 高工資」(41%)。但調查中回答優先追求「安穩」的國家稀少,日本年輕人保守的傾向特別明顯。

 

日政府多項措施鼓勵國民創業

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安倍政府希望將創業率提高兩倍到 10%,日本經濟產業省計劃擴大促進創業的相關措施,要求政府在 2015 年度增加約 50 億日圓的新預算,以讓海外派遣有發展前途的創業人才到美國矽谷,並在學校開展促進創業的教育活動等。

日本經產省將從 2015 年度起公開招募數十人,包括希望創業或剛開始創業者,然後派遣到包括美國矽谷等知名 IT 創業集中地學習,讓他們在當地企業實際工作數月,交通費及生活費會由經產省給予補助。同時為了讓日本國內中小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將在全國開設「創業學校」講座,學校將聘請年輕的創業人才等擔任講師,傳授創辦公司的方法及好處等。

為了讓新創企業成為推動經濟動力,安倍政府更計劃放寬對外籍勞動者的管制措施,將修改獲得長期居留身份的相關政策與法律,以吸引外籍創業者。外籍人士在日創業需至少僱用兩名以上專職員工,或投資達 500 萬日圓,若公司設在特區內(如東京或福岡)更將放寬到若干年內達成條件之一即可。

Japans-recession-is-over

 

融資成日本 IT 創業主要障礙

由於國情不同,日本人創業的最大障礙往往是融資。由於日本的公司法例相當嚴謹,資金要求較高,但卻非常缺乏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因此比起歐美,日本人創業往往得靠向金融機關借錢。但自從經濟長期不景氣和科網爆破,銀行對 IT 創業融資很謹慎,沒創業經驗的人融資將極難。即使借到,利率也會很高,若創業失敗就就必須背負大筆負債。

為了鼓勵更多人創業,香港成立了數碼港和科技園,兩者都有自己的創業培育計劃,協助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有足夠的資金、技術等支援,開展自己的個人事業。事實上日本也有類似的創業支援法人組織,為有志創業的日本年輕人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例如今次訪問的 Knowledge Capital 便是一例。

知識創新基地「Knowledge Capital」創業育成中心位於大阪梅田,由株式會社 KMO 等機構共同營運,角色類似香港的數碼港,希望透過一個開放給新創企業共同激盪創意的空間,為創業者提供辦公、社交場所及與日本大企業、專業人士的跨領域交流機會。

grand-front-osaka-knowledge-capital_00

 

現代遣港使來港向數碼港偷師

就像古代日本的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一樣,Knowledge Capital 自去年峻工後便與包括香港數碼港、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CCA)、台北市電腦協會等亞洲城市的創業支援機構交流,去年開始至今已與數碼港組織了 4 次交流團(各兩次互訪)。Knowledge Capital 事業統括部次長中野達也(圖右)表示,香港數碼港是亞洲區內最成功的創業培育機構之一,數次交流過程已讓兩地的新創公司得益不少。

中野達也和 Knowledge Capital 經理関口有(圖左)均表示,日本的創業風氣相比香港等亞洲城市為低,因此希望透過增加兩地創業公司的交流,使更多日本新創公司能夠走出日本,成為一個成功案例,從而鼓勵到更多日本年輕人嘗試挑戰 IT 創業。他讚揚數碼港在設施、國際網絡和扶助政策上的經驗,認為很值得參考,希望在交流團中「偷師」學習,把這些經驗帶回去。

unwire001

 

日本新創公司必須向外闖

中野達也認為,日本新創公司在融資上已得到不少改善,但承認仍有很多創投的資金是來自日本本土,換言之日本的新創圈子並未能吸引更多國際資金的注目。他認為這是日本文化造成的,因日本文化傾向「鎖國」,對往外闖、認識外國創業圈子很猶豫,結果是往往只找日本資金投資,也缺乏跟國際新創圈子交流的機會,大大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機會。

関口有認為,語言目前仍是日本人往外闖的重要障礙,雖然大阪已是日本第二大的國際城市,但日本仍普遍不擅長英語,在製作軟件介面時便會有語言限制。相較於香港的 700 萬人市場,有多達 1.27 億人口的日本市場其實大得多,就算只是做日本國內市場市場,也足夠做到夠大的生意了。

例如有日本 Facebook 之稱的 MIXI 就有多達 1,300 萬個用戶(2012 年數字),雖然遠遠比不上 Facebook(事實上日本 Facebook 用戶已突破 2,100 萬),但卻依然不太樂意開放外國市場。相較於 MIXI,其實是後起之秀的 LINE 也是由 NAVER 日本分公司開發的。但也許本身 NAVER 是一家跨國公司(母公司在南韓),因此沒有這種鎖國念頭,2011 年創立後至今已有超過 1.5 億的用戶數字。

070730_Mixi

 

中野達也認為,香港本身市場較細,因此很積極思考如何向外闖。這種心態正是日本公司缺乏的,而這也是他們希望在交流團中帶回去的。比較起來香港便顯得更國際化,而且技術水平亦高。他提到來自香港的交流團成員軟件開發商EventXtra 的技術便可媲美矽谷。他認為日本並不缺乏人才,但欠缺在外國見習的經驗是很大弱點,因此除了數碼港外亦會到美國觀摩學習,希望讓日本新創公司開拓視野。

 

機械人技術會是日本未來王牌

說到日本的科技,絕對沒有人懷疑他們的水平,SONY、Panasonic、Hitachi、Fujitsu、Canon 等品牌一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這些品牌幾乎全部都是硬件品牌,軟件品牌則是電子遊戲,如 SEGA、Capcom 等較為全球知名。相較於全球最大的 IT 公司大都是銷售軟件和雲端服務產品,日本在這方面幾乎絕跡,也進一步顯示日本 IT 界跟全球有很大分別。

中野達也認為,這些日本全球知名品牌都在泡沫經濟時期起家,由於日本人傳統上是很重視工藝的民族,在工業上自然也發揮出這種匠人的精神,因此日本生產的工業製品一定是品質保證。但這種精神在需要講求創意和創新的軟件工業上就沒有幫助,加上日本新創公司缺乏跟外國的交流,創意想法難以互相激盪,使有關範疇的發展受限。

不過日本也有其他新的強項,就是機械人科技。中野達也認為這領域會是日本未來 IT 發展的王牌,因為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在機械人科技上是領先很多的,而這領域未來也一定會是主流應用之一。雖然今天日本的 IT 圈子感覺較其他國家遜色,但只要做好一個領域的話,仍必可佔一重要席位的。

robotics_2

 

港日交流互惠互利

前文提到,Knowledge Capital 自去年起已四度跟數碼港合作互辦交流團,相較於日本大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城市的角色更突出,他們會否考慮借來港的機會接觸更多國際性創投基金?中野達也認為未必需要在每次交流團中都有實質的成果,因此並沒實際考慮過這問題,比較起來思考怎樣從數碼港吸取經驗會比較實際。

他讚揚香港數碼港在建立新創企業生態環境上的成績,過去幾年香港的 IT 新創公司發展很快,而且愈來愈多香港公司得到來自國際性創投基金的投資。Knowledge Capital 本身的目標就是推動西日本的創業發展,中野達也認為數碼港的成功經驗會是很好的參考,而且數碼港在國際新創圈子裡的人脈,也有助日本公司走向國際。

unwire002

 

香港數碼港在交流中亦協助不少本港 IT 創業公司開拓日本市場,除了前述的 EventXtra 外,去年至今數碼港已帶領約 10 家本港初創企業到日本交流,範疇包括商業應用、電子遊戲和時裝等,其中兩家更已在日本有了業務往來。數碼港行政總裁林向陽表示,日本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很值得香港的創業公司嘗試,因此兩年前就開始跟 Knowledge Capital 建立連繫。

大阪是日本除東京外第二個重要的 IT 發展城市,而且還在急速發展之一。林向陽看好大阪市場的前景,因它是一個先進的國際城市,消費市場巨大也相對較少語言障礙問題,而 Knowledge Capital 亦具備場地配套,大阪也有舉行大型國際會議的能力。其實交流團是互相得到好處的活動,他希望能繼續跟 Knowledge Capital 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繼續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

 

Tags : japanstartup
Catabell Lee

The author Catabell Lee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