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閘蟹驗出致癌物二噁英令全城老饕人人自危,但廠商直斥當局沒有追查清楚貨源就強制回收有欠公允。其實有沒想過用科技來保障食品安全?答案就是最近很熱門的「區塊鏈」技術。
最近香港驗出有來自太湖的大閘蟹含有致癌物二噁英,不僅令全城老饕人人自危,也令入口大閘蟹的商戶風聲鶴唳。關心食品安全絕對無容置疑,不過蟹商抗議當局沒有追查清楚大閘蟹來源,就「一刀切」要求回收並不公平,因為不少蟹商循正途向合規養殖場進口,未必就有食品安全問題,但回收卻會令蟹商血本無歸。
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規定,香港業界必須由已註冊的內地供港食用水生動物養殖場進口大閘蟹。但原來中國不少大閘蟹養殖場會向其他養殖場「借名」,以取得供應香港的證書,而香港商戶循這些養殖場進口大閘蟹,因此令有問題的大閘蟹能夠進入香港。
用資訊科技來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絕對是大問題,畢竟是要吃下肚的,當然要清楚來歷。食品安全問題往往來自供應鏈,即使食品廠商循合規途徑取得原料,並以合規的方式生產,要是原料供應商用了有問題的貨源,結果還是得一連串的回收。2014 年地溝油事件就涉及港澳台多家食品生產商和食肆,原因正是供應鏈出了問題。
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最煩人就是追蹤出問題的源頭。就以今次大閘蟹事件為例,正是因為只知道出口供應的養殖場資料,但他們背後有否「借名」、誰借了合規養殖場名義,卻很難追蹤知道。而「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因為公開透明而且不容造假,只要根據區塊鏈紀錄就能追查,自然有信心得多。
比特幣的信用來自於區塊鏈不容竄改
好多人提到區塊鏈都只會想到 Bitcoin,但為何 Bitcoin 能讓人信賴不會造假?正是因為區塊鏈的概念不容任何人造假。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資料庫,透過使用加密技術來產生互相關聯的「資料塊」,每當一片 資料塊有變動,整個區塊鏈的資料塊都會有紀錄,要是有人試圖竄改資料,只要核對其他資料塊就會無所遁形。
以 Bitcoin 為例,當 A 付了一元比特幣給 B,而 B 又給了 C,C 又給了 D,中間的交易在每塊區塊鏈的資料塊都會有紀錄。就像真實的貨幣會有識認一樣,區塊鏈紀錄中 D 只有一元比特幣,他不能造假變出多一枚比特幣,區塊鏈紀錄能證實 Bitcoin 的真偽和發行量,於是才能令人有信心作為一種「貨幣」來使用。
區塊鏈不只限於應用在金融科技之上
食品安全講求的是信心,到底整個生產鏈上有沒有人欺瞞,改用了不符規格的產品?而區塊鏈正是維繫信心的最佳工具。區塊鏈並不只限於應用在金融科技之上,會應用在金融科技是因為金融交易極需要信任,而區塊鏈技術的原意便正是為了信任。
另一個區塊鏈應用便是電子帳簿。會計帳目經常有人造假,畢竟每家公司每日都有大量的商業活動,來往帳目自然不會太過精細,要追查一筆交易真偽需要交易兩邊的帳簿來交叉求證,因此也為造假帳提供了空間。而電子帳簿就同樣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每筆交易都能追查,要是有人試圖竄改也會無所遁形,杜絕造假帳的空間。
結合區塊鏈和物聯網保證大閘蟹保質
區塊鏈的特性是數據紀錄由所有人管理和擁有,不可能被任何人單方面竄改,每項紀錄都會加上不能被更改的時間戳記(Timestamp),所有紀錄都能交叉證偽,因此任何偽造的貨品、文件都會無所遁形。因此區塊鏈技術能應用於任何需要信用的交易,即使是在真實世界發生。
以大閘蟹為例,透過使用物聯網技術監察水質和生長環境,有關數據都公開並以區塊鏈技術來證偽,而當可以出貨後,大閘蟹身上都加上電子標籤來證明牠的來源,而各種運輸、入口通關文件都使用區塊鏈技術保證沒有竄改,當運到來香港時消費者也能用電子標籤來確認大閘蟹的所有來歷,那自然能排除任何造假的可能性。
蟹農在大閘蟹身上加入標籤後,任何人也可即時上網查閱其生產地,甚至成長時的水質和出生年月日,而公開透明的生產、包裝和運輸流程,讓消費者和食安中心也能有信心。希望明年大家能夠更放心吃到用「區塊鏈」來綑綁的大閘蟹,但膽固醇這些就保證不了了。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