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

Vibe Coding 初創 Anysphere 崛起 無代碼編程工具 Cursor 成為科技界新貴

快速成長的程式設計工具 Cursor 的開發商 Anysphere 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增長三倍達到約 90 億美元,再次証明資金持續湧入矽谷最熱門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大幅躍升的估值反映了 AI 編程助手市場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投資者對 AI 公司估值可持續性的擔憂。

Anysphere 由四位二十多歲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數學和電腦科學的年輕人於 2022 年創立。該公司此前在今年 1 月估值 25 億美元,當時從 Thrive 和 Andreessen Horowitz 籌集了 1.05 億美元。Anysphere 估值的巨幅增長源於其年度經常性收入的快速增長,自上一輪融資以來,收入增長至 4 月約 2 億美元,使其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軟件公司之一。

Cursor 在電腦程式編寫員中贏得了數百萬粉絲,這款 AI 驅動的軟件開發工具包據其開發者稱,每天能生成近 10 億行可運行代碼。它透過使用自然語言告訴 AI 要開發什麼,而不是手動編寫代碼,並「自動完成」更新,從而加速程式編寫員的生產力,而程式編寫員正是科技行業中最高需求的技能之一。雖然與 MicrosoftGitHub Copilot 等工具競爭,Cursor 的客戶包括 Stripe、OpenAI 和 Spotify 等科技公司,以及知名 AI 研究員如 Andrej Karpathy。

Karpathy(前 Tesla 和 OpenAI 工程師)在 2 月份創造了「氛圍編程」(vibe coding)一詞,描述與 Cursor 的 AI 交談以開發軟件時的一種近乎恍惚的狀態,「你完全沉浸於氛圍中,擁抱指數級發展,忘記代碼甚至存在」。編程助手已成為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中的人氣工具,為科技公司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上個月,Google 表示,「超過 30%」的內部軟件開發提交代碼「涉及人們接受 AI 建議的解決方案」。

Vibe Coding 成企業注目新趨勢

類似的 AI 編程助手正在徹底改變軟件開發行業,對於依賴軟件開發的企業,這類工具可以顯著提高程式編寫員的生產力,使他們能夠更快地構建和部署新功能。企業可以考慮將類似 Cursor 的 AI 編程工具整合到其開發流程中,以加速產品開發週期。

Vibe Coding 工具的普及同時顯示,即使是高技能工作也日益受到 AI 的輔助。企業應該考慮如何重新定義工作角色,利用 AI 的優勢來增強人類能力,而不是簡單地將其視為替代人力的工具。對於軟件開發團隊,這可能意味著培訓開發人員有效使用 AI 工具,並重新思考項目規劃和資源分配。

對於類似的解決方案,企業看來都願意為能夠顯著提高生產力的 AI 工具付費。對於尋求進入 AI 市場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專注於解決特定行業痛點的應用可能比開發通用 AI 模型更具可行性。這些專用工具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並快速實現變現。不過雖然 Cursor 等工具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但企業應該透過小規模試點項目評估其在自己特定環境中的效果,並考慮長期的可持續性和 ROI,而不僅僅是短期的生產力提升。

編程助手市場競爭繼續加劇

隨著基礎模型公司如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估值達到只有最富有的投資者才能觸及的水平,風險投資家越來越多地關注 AI 應用開發商,如 Anysphere、搜尋應用 Perplexity 和影片生成器 Synthesia,作為進入 AI 繁榮的途徑。根據 Dealroom.co 和 Flashpoint 的數據,AI 應用初創公司在 2024 年籌集了 82 億美元,是前一年的兩倍多。

在可見將來,編程助手市場的競爭預計會繼續加劇。自 OpenAI 於 2022 年底推出 ChatGPT 以來,出現了多家 AI 編程初創公司,包括法國的 Poolside 和矽谷的 Windsurf 和 Replit。這表明 AI 編程工具市場仍有巨大增長空間,但也可能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同時,雖然許多企業 AI 應用迅速產生了數千萬美元的收入,但一些投資者擔心這反映的是公司間廣泛的 AI 實驗,而非持久的經常性銷售。這種擔憂提醒我們,AI 行業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這些工具能否在初期熱潮過後持續創造實際業務價值。

隨著 AI 編程工具繼續發展,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專業化和垂直整合。未來的工具可能不只是生成代碼,還會處理測試、部署和維護的整個軟件生命週期。同時,與特定編程語言或框架深度整合的專業工具也可能出現。

來源:Financial Times

Tags : Vibe 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