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題特寫

人工智能驅動的 2024 年科技趨勢

在剛過去的 2023 年,我們目睹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深化應用,預計 2024 年將見證更多創新和不同行業的轉型,這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進展。

創投新寵兒

根據創投資料庫 Crunchbase 的數據,2023 年 100 強獨角獸,若以行業分類中,金融科技雖然仍佔有一席之地,但總估值卻下降了 710 億美元。相對而言,人工智能行業的獨角獸公司總估值上升了 43%,達到 1390 億美元,顯示出此刻在投資者的眼裡,人工智能才是寵兒。

即使現在「大型語言模型」正值高速發展,但市場對於體積小、成本更低的模型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來年語言模型會變得更小巧,能夠在計算資源有限或空間較小的設備上運行,比如邊緣設備或小型企業系統。

小型語言模型

2024 年會有越來越多新的 AI 平台,將結合使用生成式 AI 模型,再加上知識圖譜中的高質量資訊來避免俗稱「AI 幻覺」的誤導訊息,同時讓沒有深厚技術背景的公司,也能夠輕鬆利用生成式 AI 技術。

這些進程顯示出,生成式 AI 技術正向著更易於使用、適用範圍更廣、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向發展,將使各種企業和機構,能夠更快地擴大他們的 AI 應用範圍,同時從這些技術中獲取更長期、更深入的價值。

零信任安全

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越來越多地用於網絡攻擊,零信任安全模型可能發展成為全球標準。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原則是「永遠不要信任,總是驗證」,這意味著即使在組織的內部網絡中,每一個訪問請求也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身份驗證和授權,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的安全漏洞。

再加上,在量子計算發展的推動下,一種全新的威脅也在迅速出現,這可能會使當前的加密標準(如 RSA 和 ECC)過時,因此開發能抵抗量子技術的加密方法,成為未來維護數據隱私和安全的迫切需要。

GPU 伺服器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發展,推動了對高性能 GPU 基礎的伺服器和加速卡在數據中心的部署需求。另一方面,半導體是全球交易量最多的商品,比原油和汽車還要多,它對於推動數位化轉型扮演了關鍵角色。2024 年,我們會看到儘管晶片的小型化幾乎達到物理極限,但通過 3D 堆疊技術、新材料的開發,以及新型光刻技術的進步,小晶片應該還是可以實現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

AI 電腦/手機

另一方面亦可以預見,所有相關的品牌,將會以「AI 電腦/手機」作為 2024 年的宣傳重點,例如硬件將會內建 7-10B LLM 大型語言模型,用於同用戶互動對話。

大家留意今年的電子產品大型展覽會,CES、Mobile World Congress、WWDC、 Computex、新 iPhone 發佈會以及其他主要科技品牌的發佈會,看看會否出現一些標榜 AI 的電腦或手機新產品。

個性化醫療

下一個生物醫藥領的重大突破,正是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醫療」,例如定制針對個人需要基因治療藥物。事實上,在 COVID-19 疫苗中使用的 mRNA 技術,就基於這種原理,加快了個性化醫療發展。

mRNA 這種藥可以用到很大部分與遺傳基因有關係的病,譬如遺傳基因有某些問題,令患者製造不了某些正常的蛋白質,用 mRNA 就可以調整,令細胞製造正常的蛋白質,從而達到治病的療效,舉例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或者有助於減肥的藥物,未來也可能以這種方式呈現。

Web1.0 分崩離析

自從歐盟於 2018 年 5 月實施 GDPR 之後,每次造訪網站必定見到「是否允許網站使用 Cookie」的通知,要點同意之後,才能瀏覽相關內容,這做法本就使瀏覽網頁的「使用經驗」大幅下降,遠不如在社交平台如 YouTube 或 Facebook 搜索來得方便。

再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之後,網絡湧現大量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以企圖獲取更高的搜尋引擎優化效益,即使 Google 再努力去區分內容的「真偽」,卻依然無可避免地對「網頁搜索」質量產生了極壞的影響,使網民更遠離網頁,往後更依賴社交媒體。

為應對人工智能造成的失業問題,不少歐美國家早已著手研究,包括全民基本收入等政策。但我認為未來幾年,即使工作真的不保了,也很大機會跟人工智能沒有什麼關係吧?不如及早投資時間學好 AI、著手研究未來適用於 AI 手機或電腦的 App,又或者在股票市場看看有什麼是 AI 相關、值得投資的企業,從中獲利不是更有意思嗎?

撰文:尹思哲

Tags : 流動置頂置頂
尹思哲

The author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