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誰說中國經濟要垮台? 中資併購高科技企業速度連德國人都怕了

中國企業在全球商業領域攻城掠地,連硬漢德國都擋不住這頭東方巨獸。德國人開始擔心中國會奪走他們最創新與技術最先進的企業,加上市場開放程度的不對等,使得德國國內防堵中國資金的呼聲愈來愈大。

Berlin

 

中國企業規模吞併外國高科技企業 力圖轉型扭轉經濟下滑局勢

中國半導體公司去年旋風般橫掃台灣,許多人都認為中國是刻意鎖定台灣,商業動機只是其次,背後懷的是政治動機,但事實上中國並非單純針對台灣;他們有錢,他們鎖定的是全世界看得上眼的企業。

中國雖然經濟成長趨緩,讓許多原材料生產國陷經濟泥沼,外界都在看中國什麼時候要垮台,什麼時候變成希臘第二,什麼時候要向外界央求援助。但其實中國企業錢多得不得了,他們默默的在全世界進行吞併大計,目的是力求產業升級,扭轉中國過去作為全球低薪工廠的格局。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股吞併風潮席捲全球,今年以來,中國投資人以平均一週一間公司的速度併購德國企業,他們已經買了 24 家德國公司,很快就會超過 2014 全年紀錄。中國企業支出也創新高,今年至五月中旬,中國投資人花了 910 億美元收購德國企業,超過 2014 年 26 億美元紀錄。在龐大的支出背後,伴隨的是勞動成本上升與人口結構轉型的問題,拖慢整體經濟成長率。

政府了解現在中國薪資優勢已不再,最重要的是要讓中國成為市場領導者,建立一個基礎強盛的大國。換言之要把重心放在關鍵技術,而德國的製造業與工程技術無疑成為中國的首選對象。

 

市場開放程度不對等 歐盟商會抱怨中國敵視外資

這項轉變也剛好發生在歐洲產業界抱怨很難在中國做生意的時候,在中國代表 1,600 家企業的歐盟商會曾表示中國對外資愈來愈採取敵對態度,他們傾向中國本土廠商。他們認為,德國對中國打開市場,但中國沒有。

最新一筆收購案是中國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以 50 億美元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 Kuka AG。這件事引發德國國內爭議,他們認為,自動化與工業 4.0 對德國產業是長期策略性的重要意義,且對於取得關鍵技術而言,44 億歐元(50 億美元)根本算不上什麼。

上週德國經濟部長提議組成一個歐洲聯盟替代 Kuka 競價,他還提議要對限制型經濟體的投資人建立更嚴格的規範,因為他們認為德國是歐洲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但卻與來自非開放市場的企業競爭,並不公平。

除了 Kuka,中國國家化學集團最近以 10 億美元併購德國塑膠與橡膠設備製造商 KraussMaffei,北京企業控股以 15.9 億美元收購生產工業用電力、熱能與蒸汽的高科技垃圾焚燒工廠的 EEW Energy。

部分德國人認為德國對中國企業開放是「太天真了」。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投資額僅次於瑞士的市場,中國在瑞士的併購案價值 488.1 億美元,今年二月中國國家化學公司併購瑞士農業化學品公司 Syngenta AG,就花了 430 億美元。

今年以來,中國在歐洲的 119 件完成與未完成的併購案中,有 24 件在德國,法國與英國 15 件。分析師認為,中國正在尋求改善其先進製造業的能力,需要更多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而德國是箇中翹楚。

中國企業在併購上也愈來愈成功,主要原因是他們愈來愈有經驗。分析師坦言,「未來還會有更多併購,德國與歐洲將會逐漸習慣中國的存在。」併購德國企業只是中國併購活動的一部份,報導指出,如果保持這個速度,今年中國將會超過美國自 2007 年來保持的領先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併購方。

 

(本文由 TechNews 授權轉載)

 

Tags : chinaGermany
Technews

The author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於 2013 年下半年成立,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具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所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