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專題特寫

硬件科技再度抬頭 LAUNCH 物聯網論壇:香港有機會掌握物聯網未來

由 Brinc 主辦的消費性物聯網論壇 LAUNCH 昨天(27/1)在 PMQ 元創方舉行,多位來自全球的物聯網專家出席。McKinsey Digital 亞洲區負責人劉家明表示香港將具備環球最強的物聯網初創生態,甚至揚言掌握硬件技術的公司將主宰未來的物聯網,科技將不再是由軟件來做主角。

launch005

 

香港可作為亞洲以至全球物聯網生態樞紐

消費性物聯網論壇 LAUNCH 是本星期 StartmeupHK 創業節 2016 的活動之一,多位來自環球的物聯網專家出席一連兩天的活動,分享在不同領域的物聯網技術發展趨勢,並有數十家物聯網初創公司在現場展出他們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Brinc 的 CEO 兼創辦人 Manav Gupta 在致辭時表示,高興能夠在香港舉辦首屆消費型物聯網論壇,並指出香港臨近中國的深圳是很有利的優勢,可作為一個亞洲甚至全球的物聯網生態發展樞紐,在環球物聯網技術發展潮流中成為重要的角色。

McKinsey Digital 亞洲區負責人劉家明亦出席,並以「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為題發表演說。他認同香港可在環球物聯網商機中佔一席位,有深圳作為生產基地,硬件製作人才也集中在深圳,香港可作為一個連接全球的角色。

launch002

 

下一波物聯網機遇、誰抓著便是贏家

劉家明表示,電腦科技對上三波趨勢分別是 90 年代的個人電腦、2000 年代的互聯網、2010 年代的流動裝置,而在 2020 年將是物聯網。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如蘋果、Google、Amazon、Microsoft、IBM 等都是把握住時代機遇的公司,而下一波的物聯網,誰能抓著誰便有機會成為贏家,並不限於是美國或大公司。

他指很多人對物聯網有誤解,以為它只是普通科技,或僅只是未來科技,而未發現它正開始改變世界。他提到一般人有 4 大誤解,首先是以為物聯網只是穿戴式裝置或智能家居,但其實有近八成的物聯網應用是部署在工業和商務領域。

其次是以為物聯網仍是「未來科技」,只是在 Kickstarter 上集資的概念產品。但劉家明指其實 M2M 技術早已在工業上應用了近 20 年,通用電氣(GE)早就使用這技術來監察飛機引擎的狀況。另一誤解是以為家居物聯網產品都是「資訊孤島」,沒有連接起來,但真相是這些資訊早就被利用為大數據的資訊來源,Google、Amazon 都在建立生態系統來收集並橋接數據。

launch003

 

「硬件」將再度抬頭成為科技主角

至於最後一個誤解,則是以為物聯網的價值都來自於「軟件」(App)或「方案」(Solution)。過去數年,因為智能手機的興起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應用程式生態圈,大多數知名的科技初創公司都來自於軟件或方案 / 服務的領域,而非硬件。

事實上,過去數年流動裝置成為科技主角,但實際能夠賺錢的智能手機廠商只有蘋果而已,相比起熾熱的「Apps 經濟」,硬件本身幾乎不賺錢。反而由於不用煩平台和研發,開發手機應用的門檻較低,成功「刀仔鋸大樹」的例子屢見不鮮。

近年冒起的「獨角獸」很多都是來自應用程式或服務,如 Uber、Airbnb、Spotify、Snapchat,只有小米、大疆、SpaceX 等屬於硬件領域。如果再計算未打入「獨角獸」排名的公司,就有更多是來自軟件和服務領域。但是劉家明直指物聯網時代一到,「硬件」將再度抬頭成為主角,軟件和服務將作為配套來協助物聯網裝置產生價值。

launch008

 

智能裝置全面進入生活不同應用

劉家明指物聯網將在六大領域上有潛力廣泛應用。其一是地理定位和追蹤,透過不同的物聯網裝置掌握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和習慣,從而開發出更為市場消費者認同的技術和產品。其次是作為人類肉身以外的「眼」,協助掌握五感以外的附近訊息,例如自動警報,又或是在氣溫下降時提醒服藥和注意體溫等。

除了感官,還有人腦的分析力。由於物聯網可利用傳感器收集大量的環境資訊,這些數據可成為「數據主導」(Data Driven)的基礎,未來藉由人工智能的輔助能夠協助人類做決策。而在廠房生產線上則可利用數據來改善生產流程,例如自動在物資少於某水平時自動補貨,又或是利用電腦來做個性化生產。

而在智能家居生活上,物聯網裝置也能減少資源浪費,由自動關燈到自動遙控家中的冷氣機、花灑、焗爐等,都有助減少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最後則是自動駕駛和更多機械人科技,藉由自動化日常工作,把人類生產力釋放到更具創意的領域上。

 

物聯網科技將產生全新的業務模式

劉家明認為,物聯網並非只是有利於初創公司,即使是傳統機構也可透過引入物聯網科技,來提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物聯網科技令以前技術所限做不到的事,甚至是未想像過的事也變得可能,而新的可能性背後就是新的生意機會、以至新的業務模式。

舉個例子,以前家中的冰箱是家電產品,每天買菜造飯是零售,但如果使用了智能冰箱,家電廠商就可以不再只是電器廠商,藉由知道消費者家中的食品庫存數據,便能拓展到食品直銷、自動送遞等全新的業務領域。例如惠而普的智能洗碗機便與 Amazon 有類似的合作,當清潔劑不足便會自動下單補貨。

即使是舊有的業務也同樣可透過引入物聯網來改革。之前 Unwire.pro 就專題探討過「工業 4.0」和「再工業化」,透過在生產線和業務環境不同層面使用物聯網技術,除可提高整個生產和服務效率,亦能使「數據主導」的商業決策變得可行,甚至用全新的概念和模式來經營業務。

launch004

 

醫療及健康產品市場規模最大

劉家明引述 McKinsey 數據,預計到 2018 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 2 兆美元,其中又以醫療及健康產品(Healthcare & Medical Devices)發展最蓬勃,預計會達到 6,000 至 8,000 億美元的規模。其次則是零售和消費者產品,約為 3,000 至 5,000 億美元。

很多以前未想像過的物聯網概念產品正陸續出現,劉家明就提到幾個。例如 Qualcomm 就在研發智能衣服,可協助高爾夫球運動愛好者改善姿勢,身上的傳感器能知道穿著者的姿勢、心跳等狀況,除可以翻看自己姿勢數據外,還提供姿勢建議給使用者以改善表現。

另一個應用是 Owlet 智能嬰兒襪。成年人尚且未必能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更何況是跟說話都不懂的嬰兒。而 Owlet 便能掌握嬰兒的身體狀況數據,如心跳、體溫、血氧等,父母因此能掌握嬰兒的健康狀況,自然也更安心。

當然還不可不提納米技術,美國 Proteus 公司就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許可,在藥物中使用納米科技,將微型可消化芯片放入藥物中讓病人吞服,芯片能向醫生發送電子報告,以了解患者是否服藥及何時服藥。當芯片完成了它的工作,就會自動溶解並隨身體消化的其他食物排出體外。

launch006

 

總結:香港不必複製矽谷、創造物聯網生態更可為

事實上軟件就算再厲害,其運算結果也需要透過在現實世界的真實裝置橋接,才能由「線上走到線下」(O2O),因此智能硬件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在劉家明演說後的專家論壇便是以「To Eat or be Eaten」為題,充分反映如果機構還不加快腳步,便隨時因為物聯網出現而被淘汰。

物聯網初創企業愈來愈多,香港未來的確將更有機會成為物聯網初創領域的樞紐。劉家明引述數據指中國(尤其珠三角)已是目前最大的物聯網生態圈,而且預期到了 2020 時中國的 M2M 使用規模將是美國的兩倍。大部分電子產品都在中國生產,這為未來中國珠三角地區作為物聯網裝置研發基地提供良好基礎。

香港作為最臨近深圳的國際城市,其實比矽谷更有機會發展成以「物聯網」為中心的創業生態圈。2013 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列舉新興科技城市時,香港排名就力壓「以色列矽谷」特拉維夫,緊隨在矽谷和紐約之後,被稱為「全球最值得留意的新興科技城市」。

掌握硬件技術,將等同掌握物聯網關鍵,創科局楊局長在說的「平台」和「標準」,現在就是機會。香港要做創業城市,與其去複製另一個矽谷或特拉維夫,倒不如善用地理優勢做自己的路線,讓香港公司建立物聯網世界的平台和標準,成功的機會大概會更高吧?

n-350x500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

 

 

 

Tags : Brinciotstartup流動置頂
Catabell Lee

The author Catabell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