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初創企業業界專訪

拍照 Tag 朋友即支付  Dinngo 攻美因由:亞洲 FinTech 仍然不成熟

金融科技(FinTech)是近年最熱門的新創公司焦點之一,也是很多傳統金融機構和大公司極欲發展的市場。香港和台灣近期都有跟金融科技相關的新法規實行,被指嚴苛兼開倒車。早前 Unwire.pro 就訪問了來自台灣、卻選擇進軍美國三藩市的 Dinngo 創辦人朱軒廷,談一下他怎看亞洲和全球支付科技的發展。

Dinngo003

 

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排名世界第一

在中國生活,如果要做錢銀交易,沒有微信和支付寶會很困難。無可否認中國在支付方面的 FinTech 步伐很快,甚至走得比美國還前。筆者經常說,中國人對人民幣紙鈔的信任度太低,不用現金交易不僅不用擔心偽鈔,也能省略找續和定期到銀行入帳的問題,因此能很快成為普遍的支付方式。

早前澳洲金融科技風投機構 H2 Ventures 與 KPMG 發表《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報告,全球排名第一的正是中國公司。在金融科技這一領域,中國企業的發展非常快,在去年的同一報告只有一家中國公司上榜位列 32 位,但今年不只有 7 家公司上榜,而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更勇奪全球一百強的榜首位置。

相反金融法規比較嚴謹的地區,對金融科技一般都較為審慎,即使是美國也做不到像中國般大規模採用手機支付。有外國人驚訝,在中國根本沒多少機會用到現金,朋友們吃飯也只需用手機搖搖便能互相結帳收款,但對當地人而言卻是輕鬆平常,CNN 去年就曾報導過這種現象。

de34293efe028bf366b98b87aad12c66

 

台港新金融法規阻礙 FinTech 創新

相反,香港和台灣在 FinTech,尤其是支付的部分明顯落後中國很多。除了比較成功的 Tap&Go,SmarTone 的 KISS 正面臨難產,而另一家 TNG 公司的電子錢包 TNG Wallet,也在各種風波中經營。而台灣方面,由於《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出爐而讓 Paypal 停止台灣本地交易服務,相反支付寶則在台開通讓陸客可在台灣用支付寶消費。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要求在台灣經營的電子支付機構,必須遵守最低持續資本額新台幣五億元的要求,PayPal 因此選擇停止台灣本土內的收款付款服務,只提供跨國支付服務。而香港的《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亦有類似規定,儲值支付工具發行人必須符合最低持續資本要求不少於 2,500 萬港元的規定。

台港兩地都有聲音指,新出爐的法規阻礙了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因絕大部分初創公司也難以達到法規要求的最低資本水平。筆者相信,最低資本要求是為了保障存款者的利益,而存款池也必須與公司的營運開支獨立分開,也基於保障存戶的原則,但無可否認這金額要求正直接扼殺創新的想法。

 

Dinngo 結合社交平台與小額支付概念

其實除了早前刊登過的台產 Bitcoin 初創公司 WageCan,Unwire.pro 也訪問了另一家來自台灣、但已進軍美國三藩市的 Dinngo 創辦人朱軒廷。不同於仍留守台灣的 WageCan,Dinngo 的母公司 Jessyfrup 已到了三藩市發展,並成功入圍當地的 FinTech 加速器。

歡度佳節,三五知己一齊吃大餐是少不了的。但除非有人請客,不然結局總是要用現金各付各的,找續起來很麻煩,而 Dinngo 正是一款針對這種小額社交支付而設計的記帳、拆帳服務。

JessyFrup 在推出 Dinngo 前,是開發以餐飲業為主要對象的 CRM 產品,但由於 CRM 在台灣並不普遍,加上朱軒廷個人意願下,JessyFrup 去年轉換了軌道改為開發 Dinngo,一款專攻 P2P 個人支付的產品。他看好流動支付的發展前景,但對於在亞洲發展卻感到局限。

首先當然是最低資本額的限制,還有各種金融法規的綑綁。在訪問之時,《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已剛剛開始實施,朱軒廷坦言現在台灣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法律跟規範,限制了他們這類小型的電商公司的發展:「政府並不相信我們可以提供確實的安全保障。」

ejej1

 

搞金融科技,要不到中國、要不到美國

他坦言現在搞金融科技,要不到中國去,要不便是到美國,因只有這兩個市場對金融科技比較開放,產業規模也比較大,畢竟要在香港和台灣做的話,規模很快會有上限,但資本入場要求卻又太高。而在對岸的中國雖有地理優勢,但金融法規太過朝令夕改,會令公司發展前景不夠穩定。

亞洲區內比較大的科技國家是日本和南韓,但兩者因為語言文化問題而不被列入考慮,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市場規模也不大,對金融科技的認受度仍較低,因此往美國走是最合理的方向。「台灣銀行很保守,但美國就很願意去試,整體文化都對金融科技較開放,因此我們選擇在美國開始新的業務。」他說。

事實上,要發展金融科技並非單看法規是否鬆綁配合,整個社會文化有否發展的土壤也很重要,而朱軒廷坦言現在的台灣消費者對本土金融科技並不看好:「我們一直有在台灣招聘開發人員,並在台灣多個討論區發帖,但遇到不少回應認為我們『不就是複製微信嘛』。」

這些回覆除了令他感到氣餒之餘,亦反映民眾對本土科技的認知度和支持度低,也反映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的確相當成功,已遠遠超前其他對手。選擇去美國是因為當地更多機會,市場成熟,文化也對 FinTech 較為開放心態,金融機構也不會強烈抗拒。

Dinngo002

 

在柏克萊、史丹福大學作校園測試

去年 4 月,Jessyfrup 在美國開始第二次創業之旅,並加入了美國三藩市的知名創業加速器 Founders Space,並順利引進當地天使投資人資金。Dinngo 是一款針對美國市場而設計的流動支付應用,並已經在去年 11 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跟史丹福大學進行校園封閉測試。

前面提過,在中國吃飯各自夾錢,能用微信簡單用二維條碼來互相支付,中間免除現金的交收。而 Dinngo 也在做類似的功能,功能結合 Instagram 和 PayPal 的特色,只需上傳一張照片再 Tag 朋友,就能搞定分開結賬的問題。

「我經常與三、四位朋友們一起多人晚餐,吃完後就自然要討論如何拆帳。一般總是有人先直接買單,事後再平分,或是按比例付錢,但總會有零錢找續。誰會這樣帶零錢在身?麻煩死了,從來沒有人找對零錢,或是他們之後根本會忘記還錢。因此我就有了 Dinngo 的概念,用一個簡單有趣方式替使用者記帳、拆帳。」朱軒廷說。

例如朋友一起吃飯,在 Dinngo 拍一張團體照片再互相 Tag 對方分享到社交網站,體驗就跟使用 Instagram 差不多。但在加上 Tag 時能一併輸入結帳的應付金額,另一邊的朋友看到金額沒錯就能確認支付,後台就有類似 PayPal 的金流服務完成交付,系統自動從各自的銀行帳號中扣款到收款者的帳戶去。未來還計劃加入提醒選項,針對那些比較貪小便宜的朋友通知還錢。

11894394_10153331199922771_4444357625471654294_o

 

社交平台結合手機支付成全球趨勢

其實不少新的支付工具,都是從其他工具中加入支付功能而來。支付寶一開始當然是為了搞支付,但微信本身只是即時通訊工具,騰迅後來為它加入微信支付的功能,現在已發展到能夠 P2P 支付、店舖消費、網購支付,以至繳交不同帳單雜費。

而這種風氣也吹回美國去,Facebook 已被發現正測試在 Messenger 中加入支付功能,LINE Pay 功能亦已經在台灣、日韓地區啟用。Snapchat 也有 P2P 支付功能可給朋友少額支付,Twitter 亦與法國 BPCE 銀行合作,研究利用推文和短訊就能網上匯款。

Dinngo 專注開發前台的功能,後台的金流系統其實採用了美國另一家專做小額支付的電商公司 Venmo 的服務。「現在的年輕人都嫌 PayPal 太老舊,不會使用,反而會用 Venmo 較多。我們已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學園試行,反應良好,年輕人比較易接受新科技,把數零錢的時間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他說。

同樣針對年輕人市場,但 Snapchat 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也已經有支付功能,Dinngo 真的有力一鬥?朱軒廷表示最重要還是使用體驗的問題:「其實 Snapchat 的支付功能很不好用,要找朋友帳號出來再逐筆輸入,非常麻煩,如果是一對一的話還好,人一多都非常困擾。」

Dinngo 跟 Venmo 一樣都是免費服務,那如何創造收入?原來又是大數據。Dinngo 會透過匿名收集使用者的日常消費數據,例如金額、習慣、貨品類別等,再把分析資料賣給有興趣的商家,從而創造收入。由於大數據必須有很大的用戶數支撐,因此不僅需要用免費做招徠,也需投放大量資金做行銷。

chinese-people-using-smartphone

 

總結:「外銷再內銷」模式或比留在香港等運到更好

朱軒廷認為要搞 FinTech,別選台灣和香港開始,不僅限制太多、市場規模不夠大,也有微信在旁邊虎視眈眈。他建議其他亞洲創業者跟進,嘗試在美國生根立足:「在美國成功了再挾聲勢回去會比較好。」不過問到會否回到台灣,朱軒廷坦言一定會,畢竟家在台灣,最終到台灣也很合理,但就未有一個確切的日期。

其實電子支付在全球都已悄悄興起,香港的確走得相當慢,不符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和高科技城市的特色。北歐國家丹麥和瑞典都開始推動「零現金」的願景,在丹麥「無現金」的生活方式已相當普遍,就算是買熱狗也可用信用卡去刷。

要做到完全「零現金」相信仍需要一定日子,畢竟還有一些老人和弱勢社群沒有或不懂用數碼裝置,但大方向相信會是如此。Gartner 就曾經預測 2018 年時,整個流動支付市場將達 9,180 億美元規模。Apple Pay、Android Pay、Google Wallet 等平台在全球市場推出後,更將加速手機支付的普及。

未來香港到底是要全盤接受微信、Apple Pay 這些外國科技,還是有另一家像八達通般的本地 IT 公司能夠抵著外國科技的殖民?如果政府還滿足停留在電子支票這種科技上,恐怕就更加落後。

香港想搞小額 P2P 支付的初創公司(如訪問過的 CashYou) ,會否像 Dinngo 般「外銷再內銷」的模式,在外闖一下會更好?不知道,但大概總比苦等香港的金融政策肯配合來得好吧?

n-350x500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

 

 

 

 

Tags : DinngoFinTechHong KongJessyfrupMobile Paymentp2p paymentsTaiwan
Catabell Lee

The author Catabell Lee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