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

流動裝置革新醫療 手機變醫療設備助病人

有沒有想過平日所用的智能手機可變成醫療設備?現今的科技,其實這是正常不過,向來都是科技改變世界,智能手機的普及,同樣地能應用在日常醫療上,流動裝置可化生成數據收集儀,幫助診症,更能預防症病。

device

 

利用流動裝置隨時掌握身體狀況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很多疾病是來自日常生活選擇,不少人染病是因為環境影響,而醫療社區防疫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受著人們接收資訊所影響。收集正確資料,提出足夠警告時間對預防疾病會有大影響,能減低疫症發生,甚至能與之消除。

流動健康科技大有可能造福人類。應用程式、流動裝置和科技都在不停地爆發,使用它們在收集個人健康數據變得更準確,這亦對醫學專業有很大的幫助。

 

大數據助減低醫療成本

在未來大數據在醫學應用更能發光發亮。醫學數據在過往並沒有取得成功,不過現在己經不同了。大數據不單可助減低成本,同時可以在探索方面令醫學調查合理化。

很多流動裝置上革新令醫學有參與其中,如手帶、智能手錶及生物探測器。在早期預防是關於數據收集,穿戴裝置可助病人收集醫學資料,藉此預防嚴重疾病。還有穿戴裝置能幫助醫生減少收集數據負擔,令分析更快及更有效。

有了穿戴裝置,醫生不用倚賴診所或實驗室所提供的資料。這有不少好處,如病人的心跳率在診症一刻和過去三個月可能有所不同,而大部分智能手錶及儀器都能追縱心跳和脈搏,生命探測器更能儲存資料至 30 天,令醫生更能掌握更準確資料。

數據收集是醫學上最重要事情,大部分人都相信可攝取型感應器會成主流。電子醫療公司 Proteus Digital Health 是這方面的先鋒。他們最近花費 1.7 億美元研發一系列產品,如藥丸型感應器,以測量藥物的新陳代謝。在未來可能從穿戴裝置演變為隱型裝置,或可安裝在皮膚裡以收集數據,到那時候這些科技不再只是漫畫和電影情節了。

 

智能電話成為數據收集儀器

流動科技的興起,令病人不用再負擔龐大的儀器開支。現時接近所有流動醫療數據方案都需要智能電話。智能手錶如 Apple Watch 裡的應用程式十分有用,但無可否認需要互聯網才能運作。而這些裝置通常都需要連接到智能電話才能完整地運作,因此還是回歸到手機應用才能完成數據收集,手機簡易使用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

手機醫療應用必須減少用家障礙,使用時要直接及自然,所以設計師要明白用家的想法及動機。

對目標用家作出詳細評估有助開發應用程式,這是十分重要。在特定項目上作出研究,尤其是設計師必須明白用家內心想法,減少用家摸索步驟,如果在使用上太複雜會令用家不受歡迎,那麼最後還是得物無所用。

比方說,Mobiquity 是個流動應用設計企業,他們發現了有 70% 的人每天使用手機應用監控每天所攝取的卡路里及日常活動,但只有 40% 的人願意和醫師分享所收集的資料。如要鼓勵他們作出分享,應用程式需要有「設定和忘記」策略,不要讓使用者每時每刻都記著自己所有行為都被應用程式所記錄,這樣才有效。

流動科技是其中一項最偉大的科技,尤其用在醫學上。它讓人們接收及明白每天最準確的健康資訊及所帶來影響,令他們有更好的判斷及擁有更健康優質的生活,而科技改進亦為人們帶來廉價器材,節省所有成本。能夠幫助醫師和病人對預防疾病有更好的反應是最大幫助,更精準的資料會令病人更警醒。

Source: Techcrunch

 

Tags : healthcaremobile
Chris Wong

The author Chris Wong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