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疫情期間發揮高效能的「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在 2024 年度國際水協會(IWA)項目創新獎中,榮獲「績效改善與營運解決方案」組別的金獎,再次肯定了整個計劃團隊在輔助抗疫工作上的創新及出色表現。
這個由環保署、渠務署和衛生署組成,聯同香港大學的跨部門、跨學科團隊合作的監測計劃,以最不擾民手段檢測污水網絡的新冠病毒濃度,監測範圍覆蓋全港約八成人口,並在不同防疫階段協助有效追蹤病毒源頭,以及發揮定點監測的作用,使政府能掌握病毒在社區的活躍情況和變異病毒株的流行趨勢。特別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團隊利用大量污水病毒數據開發了兩個統計模型,能實時預測 2 至 4 天後的新病例數目,有效輔助抗疫工作。
過程中,環保署使用先進科技地理資訊系統(GIS),把每天檢測結果、採樣地點、相關污水收集區、強制檢測大廈、污水渠網絡等資料組合和分析,並制定檢測地點,然後由渠務署採集樣本。採樣完成後,工作人員須分秒必爭地,運送樣本到港大實驗室測試病毒。
團隊的努力得到肯定,令人欣喜。往後我希望政府可以多行一步,如盡速填補地下空間數據的漏洞,確保數據準繩及數碼化,以鞏固香港的防疫效能。同時,這次得到國際認可,也可視為一個契機,政府不妨考慮把專業技術和經驗輸出到大灣區和東盟等城市,這不單推動我們自己把專業服務精益求精,也可為本地人才謀求更廣闊的出路。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