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 courtesy: David Maddison

自從滴滴強行赴美 IPO,引發連串被監管下架,未來或迎集體訴訟,以「雞毛鴨血」去形容絕不為過。

連帶較早的螞蟻,後來的字節跳動,美式 IPO 接二連三滑鐵盧,終以「回歸香港上市」的發展,讓這些科企及持分者的投資,尚得以「續命」。

與此同時,鄰近深圳市,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加強監管隨意收集個人數據的機構。

隨著深圳數據立法的啟動,可以預料下一步,就是建設大灣區數據平台,有關經驗,他日將在粵港澳地區效法與實行。

然後,云云新聞標題中,彈出一個港人熟悉的名字:Lalamove — 因為「監管趨嚴」,所以「擬港上市」。

站於官方立場,Lalamove 還是那句:「尚無具體上市計劃與時間表」。當然,這種官式的回應,叫人感覺有點霧裡看花。

江湖傳聞,Lalamove 最初打算到美國上市,近日至擬港上市。但以我所知,對於在港 IPO,應該起碼是 option,主腦人物曾表示,作為香港人,會考慮甚或希望本地上市。

然而,當形勢風高浪急,創辦人作為船長,為了安全「續航」,隨機應變,見招拆招,務求「計劃追得上變化」,自然是首要任務。

包括香港在內,全球營商環境近年轉變極大,不僅 IPO 或私募,企業選擇於何地「落戶、經營以至擴張」,都要考慮地緣政治風險,而剛好香港正於風眼位置。

我留意到不少已上岸、相對成熟的初創,都偏向選擇留港,例如主板上市的 Hypebeast,創辦人近日接受訪問,表示香港仍有很多優勢,包括稅制、物流、亞洲樞紐等等。

相反一些仍在「撲水」階段,有過一兩輪融資的朋友,就相對頭痕,例如有位創辦人透露,最近就改變策略,去歐洲物色資金,品牌轉型國際線,即使開發和總部,暫時仍位於香港。

去或留的問題,因人而異,不同行業、板塊又不同,不應是鐵板一塊。唯一可以肯定,若有心邁向國際,不管是遷冊落戶,抑或是企業融資,動作應要加快了。

Tags : ipolalamove
尹思哲

The author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