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 (十四):提倡減碳排智慧方案

全球暖化未見改善,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正預示天氣將更酷熱。有科學家表示,全球氣溫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攝氏1.5度的情況,在20232027年發生的可能性將會高達66%

氣温持續上升,不但不利農作物產量,令通脹升溫,悶熱天氣還可能令消費者不願外出,只「宅」在家,消費品製造商面臨降價壓力。運輸物流和建築方面,工人效率也受到影響,這種種都會導致經濟復甦乏力。

世界各地對此紛紛尋找應對方案,如減用化石燃料。但英國《經濟學人》發表對2024年的預測,指儘管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將增長11%,創下歷史新高,化石燃料依然佔高達八成的能源需求,而石油消耗量亦隨經濟復甦增加,當中以亞洲尤甚。

Esri總裁及聯合創辦人Jack Dangermond曾指出,氣候變化、糧食短缺一如人口老化等問題,既是世界性,又屬跨學科。如果我們以單一學科的處理方法應對這些挑戰,肯定事倍功半,因此需要協調社會各個層面,一起權衡取捨,對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前提是有可助溝通的共同語言,而地理空間智慧或地理資訊系統(GIS)便是有效的溝通工具。藉着地圖和數據資訊圖像化的特點,促使大家全面理解問題,然後作出更好的決策。特別是全球城市化,建築物因屬排放主要源頭而成為眾矢之的,我們在城市持續發展中如何減少碳排,便是重大議題。

因此,我們在謀劃新發展區域或填海造地時,除致力以創新科技令工程由規劃、執行到管理,都精準無誤外,還要確保對環境尤其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減至最低。而要應對這個挑戰,便有賴各界通力合作。

 

撰文: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