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港元是福是禍?

金管局於本月 18 日宣布啟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16 間來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公司將於今年內進行首輪試驗,深入研究數碼港元在六個範疇的潛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Web3 交易結算和代幣化資產結算。金管局目前尚未就會否正式推出「數碼港元」作出決定。

各所入選公司逐一落實公佈試驗內容,如 Mastercard 將模擬在公有區塊鏈上以數碼港元購買虛擬貨品;匯豐將與科大合作,在校內建立數碼港元生態圈;渣打將與德國安全科技公司Giesecke+Devrient合作,展示如何透過智能手機、智能卡及其他形式的電子及實體錢包,於在線及離線的支付場景進行交易等等。

試驗計劃討論如火如荼,到底香港推行數碼港元是好是壞?

數碼港元即零售央行數碼貨幣,就好比央行發行的硬幣和紙幣,記在央行的帳簿內,所以信用風險是零。至於存放在銀行或電子錢包内的存款,則是記在銀行或發行營運商等金融機構的帳簿內。簡單而言,即銀行倒閉或會血本無歸,當然香港金融機構穩健,這個風險較低。

除了信用風險,採用數碼港元可提高交易效能。以數位形式進行交易,可以實現即時清算和結算,從而減少了交易的時間成本和風險。這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有利,可以提高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以代幣化資產結算為例,據富邦銀行及合作的 Ripple Labs 介紹,可將資產如房地產代幣化並作為貸款抵押,從而加快資產轉換,提升貸款價值,同時立即批出貸款,貸款人可即時使用相關的數碼貸款。

此外,如數碼港元可被編程,則可促進金融創新。通過開放 API,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和開發者可以基於數碼港元建立各種創新的金融應用和服務,包括智能合約、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等,應用場景例如發放政府資助、商戶獎賞計劃,預繳服務及投資等等,有助於推動金融體系的現代化和發展。

另一邊廂,推出數碼港元亦會有衍生風險和挑戰需要關注。

首先,安全性非常關鍵。由於數碼港元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必須確保其在交易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任何安全漏洞或系統故障都可能導致數碼資產被盜或遭受損失。因此,必須加強相應的安全措施,包括強化加密技術、建立可靠的身份驗證系統以及建立有效的安全監控和應對機制。

此外,雖然數碼港元的潛在應用非常廣泛,但實際普及程度需要時間和努力來推廣。香港人的接受程度、市場需求以及相關產業的配合都將影響數碼港元的成功與否。科大去年十月的調查結果指,有近九成受訪者聽過數碼貨幣或資產,但近八成從未使用或持有;另外僅三成半左右的受訪者聽過央行數碼貨幣(CBDC),反映市民對數碼港元的認識仍有待增加。

再者,法律法規、私隱保護、貨幣是否可被編程等也將對應用方式產生限制影響。如何界定參與者(例如電子支付營運商、銀行及商家等)取得用戶資料的程度(例如用戶身份及交易歷史),以合符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規定,仍需深入研究方可判定。

總而言之,數碼港元帶來了便利性、效率和創新的機會,但同時也需要應對衍生的風險和挑戰,如何持續監測和調整是數碼港元系統穩定運行和適應不斷變化環境的關鍵。是否在香港全面推行數碼港元,還有一大段路才可決定,無論結果如何,希望各界與政府可加緊步伐,提升香港金融界整體科技水平,同時為創新方向帶來一股新氣象。

梁永熹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