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兩年前,我離開傳統媒體,開始自僱的生涯。很幸運地,縱使不打工,慣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還是得以繼續,包括我喜歡的採訪,竟比以住做的還多。
其中印象很深的,是被歸類「智慧城市」的某家初創。
當時正值 Covid-19 的頂峰,訪問到這家公司,出於其採用傳統單反相機的 CMOS,研究並申請專利的熱成像技術,再結合長波紅外線,開發出更低成本的熱傳感器,用於人群中偵測發燒高温徵狀,在兩米範圍內非常準確。
跟他們科學家聊過,知道有關技術,潛在的用途極多,除了一般的人數統計,未來還可以用作檢測部分癌症,我才驚覺影像科技應用和發展的一日千里。
但意想不到的是,同一套技術,竟能套用於最稀疏平常的東西,也就是煮食之上 — 他們最近在 Indiegogo 推出了人工智能烹飪助理 Cooksy。
事實上,當我人在英國,不時跟老友創辦人 S 聚餐時,得知他們家愛用慢煮棒下廚,不懂烹飪的我才發現,原來煮食也有其科學一面。
在香港,創辦人 S 伉儷有專人煮飯,甚少親自下廚,來到英國要捲起衫袖,不想犧牲食物質素,出動科技產品輔助,絕對是聰明的做法。
以我理解,慢煮棒好處在於,無需累積多年經驗,不用熟習煮食用具,買到最好的食材,沿用相同方程式,設定好時間温度,基本上出錯的機會不高。但顧名思義,慢煮的缺點是需時較久。
若能使用正常的煮食用具,能像慢煮棒嚴控食物温度,再加上像「Google Map 導航」一般的語音指示,例如牛扒該幾時要翻、調味什麼時候該下,那豈不是造褔世上饞嘴眾生?Cooksy 正是朝著這個目標發展。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