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趨勢科技專欄

創科人才(七)- 港欠生態圈吸引 AI 人才

香港高等學府的教育質素卓越,舉世知名,本應 AI 人才輩出,然而,有指全港大專學府 AI 人才儲備不足千人,據港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劉智滿教授推算,港大的 AI 人才也只有 100 名,情況令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也大嘆香港缺乏科技人才。

香港的 AI 人才稀少,這跟香港沒有官產學研的生態圈、缺乏開放數據和市場規模等情況,有直接關係。

官產學研的生態圈即是把科研技術商業化,改良成產品推出市場,但香港缺乏這類成功案例,科研人員苦無機會分享經濟成果,減少其留港發展的動力。政府本來可以帶頭促成產業,但要落實新措施,程序繁複費時,令專才裹足不前。就以去年提出的智慧燈柱為例,整個程序要花上三個年頭,才有50支燈柱可作啟用,屆時唯恐早前運用的測試技術不合時宜。

此外,AI 的成敗在於數據之多寡,但政府建立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要待至 2023 年市民才能享用。這類一站式的開放資訊數據服務在歐美及新加坡早已建立,並非新鮮事物,香港還要等上好幾年,大大削弱了香港在 AI 和創科發展的潛力。邁向大灣區本是拓展市場規模強而有力的契機,但建議卻有待港人消化和接納,一時三刻也無法落實推行。

馬雲早前在港大獲頒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時,曾表示香港的優勢在乎包容、創新和年輕人。要持續這些優勢,全方位推動創科,香港便要多方檢視政策措施,並要重視培育年青人,讓他們在開放包容的社會上盡顯所長。

 

作者: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Tags : ai
Dr. Winnie Tang

The author Dr. Winnie Tang

鄧淑明博士,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