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韓的科技,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 Samsung。但除了 Samsung、LG 等較知名品牌外,韓國近年的科技新創發展正默默起革命。早前 Unwire.pro 就訪問了幾家來自南韓的新創公司,側面看一下南韓的科技機遇,還會告訴你移居南韓創業的資格。
南韓政府為本國創業公司大開綠燈
相信大多數香港人對南韓科技業的認識,都停留在 Samsung、LG 等一眾較大品牌,要再數更多並不易。但其實近年韓國也吹起初創企業風,據韓國中小企業管理局的統計數字,截至今年 1 月,韓國初創公司的數量就有約 3 萬家,而相比 16 年前只有區區 2,000 家,成長達 15 倍,其中更有 63 家在各自從事領域中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公司。
眾所周知,Samsung 等幾家最大的南韓科技公司能夠在過去十多年急速發展,南韓政府在不同領域上的援助和支持是很大關鍵。南韓政府為本國創業公司的發展大開綠燈,讓它已成為亞洲重要的創業者樂土之一。2015 年韓國政府就撥款 126 億美元支持韓國創業公司的發展,相比 2014 年增長了 5.8%。
朴槿惠政府以「創意經濟」為發展戰略,促進並鼓勵年輕人進行創業,希望創業公司能成為該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不再只由 Samsung 等幾大巨頭推動。韓國政府提供稅務優惠,鼓勵新創企業間的合併和收購;其次是放寬企業監管法律,大公司能把資金用在併購需要資金的新創公司。
為解決新創公司資金不足的問題,韓國政府計畫補助還在種子階段的新創公司,金額在 1 萬到 5 萬美元之間,大型計畫則是 5 萬到 20 萬美元不等。韓國政府甚至在 2013 年為小型企業推出第三個股市 The Korea New Exchange(Konex),最近更將在 Konex 上市所需的相關財務限制廢除,希望增加創新的經濟動能,幫助新創公司募集市場資金。
Google 選址首爾成立亞洲創業學校
目前首爾的江南區不僅是商業中心,更是南韓創業公司生態系統的樞紐,多家創業加速器、Co-Working Space 和創業公司都位於江南區德黑蘭路,由此產生協同效應。今年更有不少韓國創業公司獲得了矽谷風投機構的大規模投資。
相較於之前探討過的日本初創圈子,顯然南韓的發展更加順利,就連 Google 也對南韓另行相看。去年便傳出 Google 看準亞洲創業潮流的崛起而在亞洲開設首間創業學校,當時香港、新加坡、台灣都有很多人猜估,但最終結果是選在南韓的首爾。
Google 創業學校早在 2012 年在英國倫敦和以色列特維拉夫開辦,繼波蘭華沙、巴西聖保羅後,選定韓國作為亞洲第一所 Google 創業學校,結合韓國的 SparkLabs 和 KStartup 等創業加速器協助創業者。Google 資深副總裁 Sundar Pichai 指出首爾能在數百候選城市中突圍,是因韓國擁有快速接受新鮮事物、改變和 IT 技術的氣氛。
Google 首爾創業學校座落首爾江南區大峙洞 Autoway 大樓,約為 2,000 平方米,初創企業將能得到 Google 創業家計畫的專業顧問及技術支持。Sundar Pichai 指比起三年前首爾只有少數創業加速器及小型的創業生態體系,現在的首爾卻有截然不同的新面貌,韓國的新創公司在智能手機應用更是世界焦點。
南韓團隊積極向外國找尋投資
早前有多家來自南韓的手機應用開發公司來港出席商務博覽,Unwire.pro 有幸與他們做了訪問。
Victony 是針對教育市場的南韓初創公司,推出自助學習的手機應用 TOEIC Checker、Academy Checker 等,是結合實體試卷問題的 O2O 產品。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Sun-a Yang 表示,南韓坊間各種多益英檢考試等模擬試卷都沒有電子化,每次人手檢查答案太麻煩。
而 TOEIC Checker 就預先為坊間的試題電子化,使用者手持試題再用手機選答,200 題答案都能在 2 秒內自動打分。而針對學校市場的 Academy Checker 亦是輔助教授打分的工具,畢竟替 50 個學生打分很吃力,直接用 App 完成將更準確快捷。
2Gather 也是另一個主打 O2O 概念的公司,不過針對的市場是零售餐飲業。現在零售餐飲業都開始引入客戶關係管理(CRM)應用,電子化的會員卡很流行。不過實體和電子化的使用體驗有很大不同,實體會員卡用橡膠印能紀錄,但手機應用卻要開啟應用再輸入資料,麻煩得多。
而 2Gather 的電子印就利用 NFC 功能,一個電子印就可儲存多種功用,只要輕輕把電子印貼上手機就能完成預設的工作,消費者毋須開啟應用就能完成蓋印。創辦人 SangJun Park 表示,商戶可利用電子印做到更多社交行銷、地區分享等功能,而電子化後亦能在後台分析數據,在加快蓋印流程之餘同樣能得到數據化的優勢。
品牌為與客戶作更好交流,往往在不同社交平台做推廣,kloser 的技術總監 Mark Han 表示,如無法測定出真正的 ROI,所有都是社交行銷都可能無意義。而 kloser 則是協助商業機構評估在社交網絡口碑的工具,透過簡單步驟增加轉換率的同時,通過數據更清楚地了解顧客,從而產生更深厚的關係。
kloser 是統一社交與 SNS 綜合管理平台,比其他的 SNS 管理更加簡單,效果亦更明顯。通過 kloser 獲取的正確數據,讓機構能了解到最具影響力的客戶和人氣資訊,看到有多少新客戶成為固定客戶,並產生出更多的消費。據 Mark Han 表示,Uber 和數家南韓本土的通訊業、酒店業內的大機構已採用他們的服務,希望能把 kloser 服務帶到更多市場。
南韓年輕人更願意投身初創公司
雖然三者瞄準的市場都一樣,但三者的市場其實都不限於在南韓國內,在產品定位上都刻意減少本土元素。例如 Victony 的多益英語考試應用其實就不限放韓國本土,只要跟出版社談妥就能在任何市場實踐;2Gather 的電子印亦能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kloser 更是希望把服務帶到更多市場。
南韓和其他市場的分別,大多認為主要是語言文化上,問到三家公司為何會在香港的資訊科技博覽上展出,他們均表示希望開拓國際市場。雖然香港未必是他們主要的市場,但香港比南韓國際化,接觸外國投資者、客戶的機會很多,參加香港的展覽有助找尋新資金和市場機會。
但南韓人在主動認識國際文化方面就很積極,遠勝鎖國的日本,願意向外闖的年輕人也比較多(例如今次受訪三家就是自費來港的),因此難怪會得到 Google 另眼相看。而 Samsung 這些「國家品牌」也有利他們發展,例如 Victony TOEIC Checker 就有推出專門支援 S-Pen 的 Samsung 手機版本,乘上 Samsung 行銷海外的順風車。
由於得到南韓政府傾力支持,南韓求職者現在更願意加入初創公司,據韓國《Money Today》針對初創公司員工的調查,近三成都是放棄被視為「穩定」的 Samsung 等大公司的工作,而七成受訪者亦對現在的新創企業工作相當滿意。由於政策配合,年輕一代看好初創公司的前景,因此即使相對風險高、報酬低也不介意,在人才供應穩定下更有助產業發展。
放寬創業者認證資格
如果讀者是哈韓一族,懂得韓文並看好韓國的初創企業發展機會,那機會來了。其實南韓為了推動國內的初創企業發展,跟台灣一樣是有「創業移民」或是「創業簽證」這種政策的,以鼓勵更多外國人才到南韓展開事業。
畢竟外籍專業人才是全球各國發展國際化的重要資源,若他們開設公司亦可創造就業機會,長遠不僅可提升當地專業人才水平,也有助吸引更多外資更留意當地市場,因此傳統並非 IT 強國的國家都已經開展搶人作戰,而創業家更是積極放寬簽證限制。
南韓、台灣、新加坡、荷蘭、智利、英國與加拿大都有推出創業家簽證(Start-up Visa),因此只要你是初創企業人才,要到南韓發展是很有利的。南韓政府會提供有志在南韓創業的外國人創業培訓與輔導,以此積累創業簽證分數。若外國人有大學學位且設立公司,而創業簽證分數達 80 分以上,即可獲得創業簽證。
首爾從 2000 年開始就舉辦「外國人創業說明會」,更從 2012 年開始由每年只舉辦 1 次改為每年 3 次,通過向投資者提供政策諮詢、臨時辦公地點、創業企業的交流會等服務,為有意在韓投資的外國人或企業提供必要的協助。
永久居留簽證方面,以前還必須持有尖端科研技術領域的學士及以上學位,但條件放寬後碩士或以上學位不再受專業限制,而本科學位的專業限制也放寬到了整個理工專業。而持有創業簽證者在南韓駐留滿 3 年以上,且有 3 億韓圜的投資(約 210 萬港元)、僱用 3 名或以上的韓籍員工者,就可申請永久居留簽證,但不屬於入籍之點就較台灣沒那麼吸引了。
總結:
雖然本文結尾有教香港有志創業者怎樣向南韓敲門,但我想更多人還是希望在香港嘗試。如果看一下南韓和香港的分別,除了「創業板」一項是比南韓走得較前外,香港政府在推動科技初創企業的工作完全是輸給南韓。不過香港入境署早前也宣布,會推出「創業簽證」給外國有志來港創業的人,而且限制比南韓寬鬆得多。這會否讓香港在創業世界更具吸引力,還需拭目以待。
註:Unwire.pro 早前出席入境處的分享活動,了解了香港在 Startup VISA 方面的政策,請留意我們日後的跟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