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創業圈有不少前輩高人都在討論香港互聯網死不死的問題。先是兩篇 2013 年的舊文,由錢方的李英豪 [1] 和 Mailtime 黃何 [2] 寫的。兩篇舊文,最近突然被拿出來討論,前輩宋漢生、李學斌、黃雅麗都各自寫相關的文章了。
2013 舊文的兩位作者都是朋友,一位是香港人,向北走,在北京落地生根,買房結婚。一位大陸人,向外走,在科技創業的殿堂打拼。他們都在香港創過業,過來人現身說法,總有道理。兩年過去,觀乎香港的創業氣氛,好像越來越熱熾,大大小小的 co-working space 、大專院校中的各式創業課程、各式各樣的創業比賽,如雨後春荀般出現。連政府也「為善不甘後人」的投放資源,科技園和數碼港當然沒有缺席。一切看來都是如此美好。也難怪經常聽到有論調說什麼「香港創業最黃金的年代」、「打造亞洲矽谷」、「亞洲創業最佳城市」等「美譽」。
心態為停滯不前主因
但這都是事實嗎?說人才,香港不缺科技人才,上文《誰說香港沒人才?》有討論過。說資金,貴為遠東地區其中一個重要金融城市,香港從來不缺資金。萬事俱備,缺的,是香港人的心態一直沒有改變。
所謂創業,歸根究柢就是要搞一盤能維持日常營運的生意,再慢慢成長,成為大企業。你說香港沒有成功的 startup 嗎?不是。我們有不少 tech startup 曾被國際企業收購,也有一些較年青的 startup 在近年拿到不錯的投資,業務發展也很好。但香港還未曾出現過一家變成大企業的 tech startup,一家足以成為學習對象的 tech startup。
上一輩的模彷對象是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而我們 80 後這一輩,只有一些外國的例子。以香港人連在網上使用信用卡也還是怕得要死的保守性格,用 uber 也要怕沒有保險,要他們願意在沒有模彷對象而走出來去衝嗎?其實有點困難。也難怪各大媒體討論 startup 時,最 “juicy” 的主題就是「80 後放棄投行高薪投身創業」。是我們有意無意間就將這些例子視為模範,歌頌他們放棄高薪厚職夠勇氣。那些要不就被人當「工具人」,要不就被人取笑「不善辭令」,在大學唸電腦,會被外國科技公司挖走的「宅男」,看到後會有什麼感覺?
另一個經常聽到的論調,就是說什麼「網絡基建一流」、「法制健全」、「金融穩健」,搞創業一定大有可為。這些論點我都不否認,但那又怎樣?記得 2000 年時,玩過什麼校園記者,訪問了一位女高官。那個年頭,香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是:「中國加入世貿對香港的影響」。訪問女高官,當然也會問及這點。也理所當然地,她的回覆完全跟從政府一致的說法:「港口基建一流」、「法制健全」、「金融穩健」,中國加入世貿對香港作為貿易港一點影響也沒有。但現在呢?按香港港口發展局的統計數字,香港的貨物吞吐量總體是有上升的,但同時,按吞吐量計算的全球港口排名,香港卻早已被上海和新加坡趕過。在香港,我們很喜歡說,「我們過去有多厲害」。是啊, 但都是過去式了,對吧。(題外話:這位女高官,現在有份影響香港的科技發展政策。只覺可悲)
我們罵中國只會抄襲,你有看到小米有份投資,被罵抄襲 Segway 的 Ninebot,現在反過來收購 Segway 的新聞嗎?發跡於台灣,被 Line 的母公司 Naver 大額注資的 Whoscall,也衝出台灣,甚至收購了香港的小熊來電。香港的市場太細小,這個再討論也覺得膩。要衝出去,就要先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在改變,市場又向哪個方向演進。不止一次,看到明明應該走向國際舞台的 tech startup,卻一直「留守」在香港,倍覺可惜,須知香港這個市場很獨特,不是什麼 idea 都可以在這裡發揮的。出去走一轉,看看人家現在發展的情況,再回來看看自己現在缺什麼,努力改進,很困難嗎?
香港的互聯網創業,未曾真正的光輝過,所以根本不用問他「死得未」。我們不缺人不缺錢,缺的是改變想法的決心。傳媒不要再一面倒的報導離開投行去創業是多大的犧牲,我們也要接受香港已經今非昔比。從週邊地區的經驗中,取長補短,也許,還有一絲機會。
人稱高總,拉闊遊戲的高重建,早於 2012 年就已經幫香港的科技創業把脈,3年過去,文章依然適用。有時間,好好細讀一下。
最後,以 HBO 近年的電視劇佳作 The Newsroom 第一季的一句對白作結。共勉。
First step in solving any problem is recognizing there is one. (video)
— Will McAvory, The Newsroom Season 1 Episode 1, H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