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正進行科技業最激進的 AI 轉型實驗——將 X 平台(前身 Twitter)的信任與安全工程團隊裁減至不足 10 人,相較 2022 年收購時逾 100 人的規模,裁員幅度高達 90%。這不僅是一次裁員,更是矽谷科技巨頭以 AI 全面取代人力的標誌性事件。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馬斯克計劃讓旗下 xAI 開發的 Grok 聊天機械人接管 X 平台的推薦演算法、內容審核及多項工程系統。這場變革核心邏輯在於:以 AI 自動化替代傳統人力,利用機器學習模型重構整個平台架構。
雙胞胎工程師主導 AI 革命
為實現這項龐大計劃,馬斯克將重任交給 xAI 兩位 33 歲烏克蘭裔雙胞胎工程師——Dima 與 Ievgin Soboliev。兩人均畢業於哈爾科夫國立大學應用數學系,擁有豐富矽谷科技公司履歷,曾效力 Meta、Google、Apple 及 OpenAI 等頂尖企業。知情人士透露,這對雙胞胎在 xAI 內部推行典型的「馬斯克模式」,要求工程師長時間在辦公室工作(包括週末),根除低效率現象,並迅速裁撤認為不必要的職位。自 2025 年夏季加入 xAI 以來,他們直接向馬斯克匯報,成為推動 Grok 改造 X 平台的核心執行者。
馬斯克的 AI 戰略不限於 X 平台。2025 年 8 月,他宣布成立「Macrohard」,一家純 AI 軟件公司,目標是用人工智能完全模擬 Microsoft 等軟件巨頭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從商標註冊內容可見,Macrohard 將涵蓋 AI 語音文本生成、程式碼撰寫、遊戲設計及圖像影片理解系統等領域。這顯示馬斯克正試圖建構「AI 優先」商業帝國,當中人類員工角色將大幅縮減。
科技業掀 AI 裁員潮
馬斯克做法並非孤例,反映整個科技產業結構性轉變。據《Silic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報道,2025 年首 10 個月,全球科技業裁員超過 18.4 萬人,其中約 5 萬人(27.3%)裁員直接與 AI 和自動化工具實施有關。主要科技公司紛紛表示正用 AI 替代人力:IBM 計劃 5 年內用 AI 替代 30% 後勤職位(約 7,800 個崗位);Amazon 行政總裁在內部備忘錄承認,AI 效率提升將導致公司「減少總體企業員工數量」;網上教育平台 Chegg 裁員 45%,理由是 AI 帶來的「新現實」。
Anthropic 行政總裁 Dario Amodei 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指 AI 可能在未來 1 至 5 年內消滅 50% 入門級白領工作,令失業率飆升至 10% 到 20%。前 Google 行政總裁 Eric Schmidt 預測,一年內大部分程式設計工作將由 AI 完成。世界經濟論壇研究估計,到 2030 年,AI、機械人和自動化將取代 9,200 萬個工作崗位,雖然同時創造 1.7 億個新職位,但新舊工作並非一對一替換,技能斷層和地理錯配將成嚴峻挑戰。
平台安全隱憂浮現
馬斯克激進裁員策略已開始暴露風險。澳洲網絡安全專員發布報告顯示,自馬斯克收購 Twitter 以來,X 平台信任與安全團隊從 4,062 人削減至 2,849 人,全職內容審核團隊從 107 人減半至 51 人,專門負責信任與安全的工程師從 279 人驟降至 55 人,裁減幅度達 80%。裁員直接影響平台安全表現:用戶回報仇恨帖文的回應時間延長 20%,處理仇恨私人訊息速度減緩 70%。
更深層矛盾在於,負責平台安全團隊對 Grok 生成內容毫無控制權,形成「權責不對等」困境。當安全團隊忙於清理 Grok 生成的有害內容時,xAI 團隊可能正訓練 Grok 變得更具「創造性」。這種內部目標不一致,令平台安全問題陷入無人負責真空地帶。X 平台亦因信任與安全團隊不穩定,在推動支付服務「X Money」時遭遇監管機構阻力,因金融監管機構要求支付公司必須擁有穩定領導層和足夠員工支援客戶及打擊欺詐。
AI 雙面刃:效率與風險
McKinsey 的 2025 年職場 AI 報告指出,AI 代理已能與客戶對話並自主規劃後續行動(如處理付款、檢查存貨),為企業帶來顯著效率提升。然而 AI 驅動的內容審核系統面臨「語境理解不足」根本限制,缺乏理解細微差異能力,令 AI 系統若非過度過濾,便是放任有害內容通過。2025 年加拿大選舉前,Deepfake(深度偽造)影片在 Facebook 病毒式傳播即為一例;X 平台也因內容審核和演算法透明度不足,遭歐盟《數碼服務法》罰款。
J.P. Morgan 全球研究部門分析師 Brenda Duverce 指出,愈來愈多公司部署 AI 模型增強或取代現有員工,特別是涉及常規和重複性任務(如資料輸入和客戶服務)職位。AI 對就業影響可能在經濟衰退時期更嚴峻,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中,AI 工具快速廣泛採用可能引發「主要由非常規認知任務組成的職業」大規模失業潮。
企業決策者的戰略思考
馬斯克 AI 轉型實驗為全球企業領導者提供重要啟示。PwC 的 2025 年全球 AI 工作晴雨表研究顯示,AI 可讓員工變得更有價值,而非更少價值,即使在高度可自動化工作中亦然。關鍵在於企業如何平衡短期成本削減與長期能力建設。過度裁減專業團隊(如信任與安全部門)可能削弱平台風險管理能力,最終導致監管罰款、用戶流失及品牌信譽受損等長期成本。
科技業分析師 Alan Cohen 表示,關稅、貿易緊張局勢和需求疲軟壓力,迫使科技巨頭在 AI 自動化本應創造新工作時大幅削減成本,結果 AI 反而取代更多現有職位。對企業而言,真正挑戰不單是工作數量變化,更是技能斷層、地理錯配及組織文化轉型。在這場 AI 革命中存活下來的企業,將是那些能夠執行「AI 無法複製」任務的團隊,這要求企業在追求自動化效率同時,保留並培養人類獨特創造力、判斷力和情境理解能力。
資料來源: The Information Business Insider CNBC IEEE Computer Society Ax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