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決策陷「孤島模式」 調查:逾四成理賠管理仍靠直覺

最新調查顯示,保險業決策者常陷「孤島模式」,38% 缺乏全面數據視野。雖然企業積極投資 AI,但逾四成理賠決策仍依賴直覺。報告指數據質素欠佳及預算限制成轉型最大障礙。



儘管保險業積極推動數碼轉型,期望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但最新研究顯示,不少決策者仍深陷「孤島模式」。一項針對全球保險業領袖的調查指出,近四成受訪者缺乏全面數據視野,更有超過四成理賠決策主要依賴直覺而非數據分析,反映業界在數據應用與實際營運之間存在明顯落差。

這項名為《Breaking Silos: Agile Insurance in an Uncertain World》的研究由《Risk.net》進行,訪問了 350 位全球資深保險業領袖。調查發現,38% 受訪者坦言不確定所屬機構在風險、收入及成本方面是否掌握全面且即時的數據。雖然 85% 受訪者認為機構擁有清晰願景,並將 AI 及數碼平台列為首要投資重點,但數據顯示部門間的協作仍有待加強。

理賠決策數據應用不足

調查揭示了決策過程中的數據斷層。在關鍵的理賠管理(Claims Management)方面,超過 40% 受訪者表示主要依靠直覺作出決策,而非根據詳細數據分析。相比之下,財務管理及監管披露範疇的數據應用較為成熟,逾 70% 受訪者表示會基於分析結果作決策。

Risk.net 全球商業內容總監 Philip Harding 指出,保險業正面對氣候變化、網絡保安風險、成本上升及人手不足等多重壓力。市場環境日新月異,機構內部必須加強協作,確保各業務範疇朝同一方向邁進。

數據質素與預算成轉型障礙

針對阻礙轉型的主因,41% 受訪者認為「數據質素欠佳」是穩健決策的最大障礙;其次是「協作不足」及「責任不清」,各佔 36%。這顯示即使企業有意推動現代化,基礎數據架構及組織文化仍是主要樽頸。

資金方面,在技術及數據主管級別中,60% 指出預算限制是最大挑戰,這直接影響數據分析方案的普及程度。

AI 應用需配合一致策略

雖然部分保險公司在組織協作方面未如理想,但業界普遍認同科技帶來的契機。受訪者指出,AI、機械學習及先進分析技術具備潛力,可提升數據質素並簡化分散的營運流程。

報告總結指,單靠零散的技術投資不足以取代具一致性的業務策略。企業若要轉型為智能企業,必須解決數據孤島問題,利用 AI 技術促進跨部門協作,才能在經濟不確定性及監管變動的環境下保持業務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