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與 Google 旗下 YouTube TV 的內容分銷談判破裂,導致這家娛樂巨頭每日損失約 430 萬美元(約港幣 3,354 萬元)收入。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Ben Swinburne 的估算,在包括 ABC、ESPN 等超過 20 個頻道「黑屏」持續至第 12 天之際,迪士尼每週損失高達 3,000 萬美元(約港幣 2.34 億元),預計 14 天爭端期間總損失將達 6,000 萬美元(約港幣 4.68 億元)。這場始於 2025 年 10 月 30 日午夜的停播事件,不但暴露出傳統媒體與科技平台之間日益激化的矛盾,更預示著串流產業權力結構的深層轉變。
千萬用戶成為談判籌碼
YouTube TV 擁有超過 1,000 萬訂閱用戶,目前已超越傳統有線電視業者成為美國第三大付費電視供應商。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MoffettNathanson 的預測,YouTube TV 將在未來兩年內超越 Charter 和 Comcast,成為產業領導者。該平台的營收已從 2019 年不足 10 億美元(約港幣 78 億元)飆升至 2024 年的近 80 億美元(約港幣 624 億元),預計 2025 年將達到 96 億美元(約港幣 748.8 億元)。然而這場爭端也讓 Google 付出代價——市場調查公司 Drive Research 針對 1,100 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24% YouTube TV 用戶已取消或計劃取消訂閱。為安撫用戶 Google 已向受影響訂戶發放 20 美元(約港幣 HK$156)的補償金。
定價權之爭揭示產業斷層線
這場爭端的核心在於內容授權費用定價權爭奪。Google 指控迪士尼要求「前所未有的費用增長」,這將迫使 YouTube TV 提高訂閱價格;迪士尼則反擊稱 Google 拒絕支付「公平的市場費率」,並試圖「消除競爭」以及「低估那些促使其服務成長的內容價值」。根據 CNBC Sport 報導,ESPN 每月向每位付費電視訂戶收取超過 10 美元(約港幣 HK$78)的費用,是美國最昂貴的頻道。知情人士透露,迪士尼向 YouTube TV 提供的條款與其與 Comcast 和 Charter 等最大付費電視供應商達成的條款相似,但 YouTube TV 尋求更優惠的費率,因為它是唯一仍在增長的主要分銷商。
一位參與談判的 YouTube 高管匿名向 Deadline 表示,迪士尼在談判中表現出「不必要的侵略性和武斷」,反映出對付費電視經濟的「過時觀點」。然而 Wells Fargo 分析師 Steven Cahall 將此類爭端稱為媒體業務的「清算時刻」,認為「每家媒體公司都要承擔部分責任」。
串流戰爭進入新階段
這場停播事件發生的時機值得玩味。就在爭端爆發前兩個月,迪士尼於 8 月 21 日推出獨立串流服務 ESPN Unlimited,定價每月 30 美元(約港幣 HK$234)。根據訂閱數據公司 Antenna 統計,該服務在推出後首月即吸引約 210 萬訂戶,其中 57% 選擇完整版 ESPN Unlimited 服務。摩根士丹利預測,ESPN Unlimited 到 2026 年 9 月將吸引約 300 萬訂戶,每位用戶每月貢獻 18 至 20 美元(約港幣 HK$140.4 至 HK$156)的淨收入,2026 財年訂閱收入將達約 5 億美元(約港幣 39 億元)。
然而這也引發 YouTube TV 擔憂。該平台在聲明中指控迪士尼行動「對我們的訂戶不利,同時偏袒他們自己的直播電視服務,如 Hulu + Live TV 和 Fubo」。這凸顯出內容所有者與分銷平台之間日益尖銳的利益衝突——當迪士尼既是內容供應商又是 YouTube TV 的直接競爭對手時,談判的複雜性大幅增加。
頻繁爭端成為產業新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YouTube TV 在 2025 年已經歷四次內容授權爭端。8 月與 Fox 爭端雖然迅速解決,但 9 月與 TelevisaUnivision 衝突至今未解,該西語廣播公司的頻道自 9 月 30 日起從 YouTube TV 下架。此前 YouTube TV 還與 NBCUniversal 就 Peacock 串流服務整合問題發生摩擦,Google 要求存取這個月費 8 美元(約港幣 HK$62.4)服務完整內容庫。維吉尼亞大學媒體研究學者指出,「YouTube TV 持續捲入內容授權爭端,反映出串流電視產業更廣泛的結構性緊張,而非單一平台的問題」。
行業分析師警告,隨著剪線潮 (cord-cutting) 加速,付費電視營運商對節目支出更加謹慎,內容授權爭端將變得更加頻繁和激烈。然而諷刺的是,根據串流媒體分析師的數據,過去 1.9 年間僅有約 20% 剪線用戶轉投 YouTube TV,遠低於媒體普遍認知的「大多數剪線者湧向 YouTube TV」的說法。
套餐模式捲土重來
在串流服務價格不斷攀升、消費者疲勞感加劇的背景下,產業正見證套餐模式復興。根據 TiVo 2025 年第二季度影片趨勢報告,消費者平均訂閱串流服務數量正在反彈,平均每月在影片和電視服務支出達 169.12 美元(約港幣 HK$1,319.14),高於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140.06 美元(約港幣 HK$1,092.47)。套餐特別是推動新訂閱的關鍵,透過重現傳統電視熟悉感來簡化娛樂決策。根據 Fabric 2025 年第一季度分析,主要串流平台 (Netflix、Prime Video、Disney+) 的月流失率已攀升至約 5.5%,遠高於幾年前的 2%。這促使 43% 平台現在依賴套餐優惠,其中超過半數與寬頻/電信供應商合作。
對企業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這場迪士尼與 YouTube TV 對峙,預示著串流產業正進入一個新競爭階段,傳統內容巨頭與科技平台之間的權力平衡正在重新洗牌。對內容供應商而言,如何在維護內容價值與避免過度疏離分銷夥伴之間取得平衡,將是關鍵挑戰。對串流平台來說,在追求增長同時控制內容成本,並提供消費者可負擔的訂閱價格,考驗著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隨著更多傳統媒體公司推出自有串流服務,類似內容授權爭端可能成為常態而非例外。
資料來源:cnBetaBusiness InsiderDeadlineVariety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