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場在 2025 年 10 月經歷了 22 年來最嚴重單月裁員潮。根據全球就業諮詢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最新發布報告,美國企業在 10 月宣布裁減 153,074 個職位,較去年同期激增 175%,較 9 月的 54,064 個職位更暴增 183%。這是自 2003 年 10 月以來最高單月裁員紀錄,當時正值電訊業因手機普及而大規模重組。截至 10 月底,2025 年累計裁員已突破 109.95 萬人,較 2024 年同期增加 65%,成為自 2020 年疫情以來最嚴峻就業寒冬。本文將分析這波裁員潮三大成因、受影響產業,以及對全球勞動市場的深遠影響。
科技與倉儲業領跌 傳統產業同步收縮
科技業在 10 月裁員 33,281 人,較 9 月的 5,639 人暴增近 6 倍,成為單一產業裁員之首。Amazon、Microsoft、Intel 等科技巨頭紛紛宣布大規模裁員,其中 Amazon 計劃削減約 1.4 萬個企業職位(佔白領員工 4%),行政總裁 Andy Jassy 將此舉定位為「減少官僚層級、重新分配資源至 AI 項目」。倉儲業更為慘烈,10 月裁員 47,878 人,較 9 月的 984 人暴增 48 倍,年增幅達 378%。UPS 在疫情後過度擴張,如今因 Amazon 自建物流體系而削減約 4.8 萬名員工,其中 70% 為倉儲工人和司機,30% 為管理人員。零售業雖在 10 月僅裁員 2,431 人,但年累計裁員 88,664 人,較 2024 年同期激增 145%,反映實體零售持續面臨電商競爭和消費萎縮壓力。Target 在 10 月裁減 1,000 個企業職位並取消 800 個空缺職位,佔全球總部團隊 8%,新任行政總裁 Michael Fiddelke 表示此舉目的是「簡化決策流程,應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
成本控制與 AI 自動化成為裁員主因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首席營收官 Andy Challenger 指出:「如同 2003 年,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改變就業格局。」10 月裁員首要原因是成本削減,涉及 50,437 個職位;AI 則以 31,039 個職位緊隨其後,成為 2025 年累計 48,414 個職位流失關鍵因素。然而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人力資源教授 Peter Cappelli 對此提出質疑:「我們深入研究真正實施 AI 企業,幾乎找不到證據顯示 AI 導致大規模裁員。許多情況下 AI 根本不會減少員工數量,因為將 AI 整合到工作流程中極其複雜且耗時。」Remote Labor Index 研究報告更指出,當前 AI 系統在 97.5% 實際遠端工作項目中無法達到可接受的品質標準,產出檔案常存在錯誤、不完整或品質低劣問題。這顯示企業可能以「AI 取代論」為名,掩蓋疫情期間過度招聘糾錯行為和傳統成本控制策略。聯邦政府「DOGE 效應」(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政府效率部門)亦不容忽視,累計導致 293,753 個職位流失,包括直接裁減聯邦員工及切斷對私營和非營利組織的聯邦資金。
從疫情招聘熱到就業市場急凍
這波裁員潮深層根源可追溯至 2020-2021 年疫情期間招聘狂潮。科技和零售業在居家辦公與電商需求激增時大量擴編,如今經濟增長放緩、消費支出疲軟,企業被迫修正當時過度樂觀預期。聯準會在 2023 年結束「零利率時代」後,企業融資成本上升,進一步加速裁員潮。截至 2025 年 10 月,美國企業宣布招聘計畫僅 48.81 萬個,較 2024 年同期暴跌 35%,創 2011 年以來最低水平;季節性招聘更跌至 37.25 萬個,為 2012 年有統計以來歷史新低。國家零售聯合會(NRF)首席經濟學家 Mark Mathews 預測,2025 年 11 月至 12 月期間零售業僅會新增 26.5 萬至 36.5 萬名季節性員工,較 2024 年的 44.2 萬人大幅下降,創 15 年來最低。即便零售銷售額預計將首次突破 1 兆美元,企業仍選擇以現有人力和自動化系統應對假期購物潮,顯示勞動市場進入結構性轉變。
亞洲金融中心的連鎖反應與未來展望
這場美國裁員潮對亞洲金融中心香港也帶來深遠影響。根據 PwC《2025 全球 AI 就業晴雨表》,香港 AI 相關職位從 2023 年的 1.6% 上升至 2024 年的 1.9%,但另一項研究預測,到 2028 年,香港每 4 名勞工中就有 1 人(近 80 萬人)將因自動化而面臨職位轉換或失業。Google 與 Access Partnership 聯合報告估計,AI 到 2030 年可為香港經濟增加 2,874 億港元產值,但 73% 香港雇主表示難以找到具備 AI 技能專業人才,顯示技能落差已成為勞動市場主要挑戰。展望 2026 年,Ernst & Young 預測美國每月平均僅增加 2.5 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將攀升至 4.8%。Resume.org 調查顯示,37% 企業計劃在 2026 年底前以 AI 取代員工,高薪職位和缺乏 AI 技能勞工面臨最高裁員風險。然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分析指出,大多數雇主更傾向培訓員工使用 AI 技術,而非直接裁員,意味著勞動市場轉型將是漸進而非突變。企業領導者應思考:當自動化與 AI 重塑職場生態,如何平衡技術投資與人力資本培育,將成為決定未來競爭力關鍵。
資料來源: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 Reuters | CNBC | PwC | CNN Business —以下部分方便編輯時一併刪除— 【建議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