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Activate Consulting 最新發布的《2026 年科技與媒體展望報告》,43% 的 Z 世代選擇 YouTube 和 TikTok 作為主要娛樂來源,超越傳統電視和付費串流平台。這份由行政總裁 Michael Wolf 於 2025 年 11 月 5 日在《華爾街日報》科技直播活動上發布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時長僅 1 至 2 分鐘的「微劇/短片」(microdramas)新趨勢,已吸引 2,800 萬美國成年觀眾,其中 52% 年齡介乎 18 至 34 歲。這場媒體消費模式的結構性轉變,正在重塑全球娛樂產業價值鏈,預示傳統電視時代的終結與流動優先內容經濟的崛起。
社交平台取代電視成主流
Activate Consulting 的研究數據顯示,消費者平均每天串流影片觀看時間將攀升至 4 小時 8 分鐘,而傳統電視觀看時間卻將暴跌至僅 1 小時 17 分鐘。這種消費習慣轉變並非偶然,而是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精準推薦與短片內容即時性結合的必然結果。Nielsen 於 2025 年 5 月發布的 The Gauge 報告證實,串流平台首次超越廣播與有線電視的總和,佔據 44.8% 的電視收視份額,而廣播(20.1%)和有線電視(24.1%)合計僅佔 44.2%。更值得關注的是自 2021 年以來串流使用量暴增 71%,同期廣播與有線電視收視分別下降 21% 和 39%。多任務處理的生活型態使現代消費者創造出「32 小時 17 分鐘的一天」,每天花費超過 13 小時在各類媒體平台上,包括 Instagram、X 和 TikTok 等社交網絡。這種多重螢幕並行的消費模式,促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內容分發策略。Activate 預測,串流收入(包含廣告與訂閱)將以每年 18% 至 19% 的速度增長,而傳統電視收入則將以每年 4% 至 6% 的速度下滑。
微劇產業爆發式增長
Omdia 公司媒體與娛樂業務主管 Maria Rua Aguete 在 2025 年 10 月於 MIPCOM 發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微劇產業預計在 2025 年創造 110 億美元(約港幣 858 億元)的全球收入,幾乎是免費廣告支援串流電視(FAST)頻道市場 58 億美元(約港幣 452.4 億元)的兩倍。這些通常每集 2 至 3 分鐘的系列化短劇,已成為流動優先影片娛樂的主要類別。Rua Aguete 表示:「微劇正在重新定義數碼時代的優質敘事意義,它們結合了社交媒體的即時性與電視劇的情感深度,簡短、易取得且極具吸引力」。Omdia 的數據顯示,超過 60% 的全球微劇收入來自訂閱或交易付款,通常採用免費試看模式。平均每位用戶收入(ARPU)可達每週 20 美元(約港幣 HK$156)或每月 80 美元(約港幣 HK$624),突顯這種格式強大的變現潛力。中國市場主導全球微劇產業,佔總收入 83%,這得益於其大規模受眾和流動觀看趨勢。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數據,2024 年中國微劇市場規模達 69 億美元(約港幣 538.2 億元),首次超越國內電影票房收入。Media Partners Asia 的報告預測,2025 年中國微劇收入將超過 94 億美元(約港幣 733.2 億元)。在中國以外市場,美國引領國際擴張,其後是日本、韓國、英國和泰國,這些地區的採用率持續增長。2024 年中國以外市場達到 14 億美元(約港幣 109.2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95 億美元(約港幣 741 億元)。關鍵受眾包括美國 30 至 60 歲的富裕女性,以及亞洲年輕的流動優先觀眾。
好萊塢巨頭搶灘佈局
傳統娛樂產業巨頭正積極投入微劇市場,試圖複製中國的成功模式並吸引習慣在流動裝置上觀看 TikTok、YouTube 和 Instagram 短片的年輕觀眾。2025 年 10 月,Fox Entertainment 宣布對烏克蘭垂直影片公司 Holywater 進行股權投資,承諾未來兩年內為 Holywater 的 My Drama 應用程式製作超過 200 部垂直影片作品,包括微劇。Holywater 創立於 2020 年,旗下四款應用程式已累積超過 5,500 萬用戶,包括垂直串流服務 My Drama、廣告支援應用 FreeBits、電子書平台 My Passion,以及使用生成式 AI 創作垂直系列的 My Muse。Fox Entertainment 行政總裁 Rob Wade 表示:「敘事創新是娛樂的未來,投資垂直影片使 Fox Entertainment 為持續的長期增長做好準備,因為我們為明天建立現代工作室。Holywater 正在引領這一轉變,有效地利用技術來增強創造力」。首兩部由 Fox Entertainment Studios 製作的作品《億萬黑郵》(Billion Dollar Blackmail)和《束縛的迷戀》(Bound by Obsession)已在亞特蘭大開拍。2025 年 8 月,前 WME 和 ABC 娛樂主管 Lloyd Braun、前 Hulu 總裁 Jason Kilar 以及前環球電視串流主席 Susan Rovner 共同推出 MicroCo,這家新創公司目標是將好萊塢專業知識注入這一新興格式。MicroCo 內容長 Susan Rovner 表示:「傳統好萊塢放棄了粉絲喜愛的整個類型和敘事方式,我認為微劇真正利用了這一點,並真正傾向於那些粉絲群體」。同月,Disney 公司的加速器計劃將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微劇企業 DramaBox 列為 2025 年投資對象。
全球媒體收入結構重組
Activate Consulting 預測,到 2029 年全球互聯網和媒體收入將增加 3,880 億美元(約港幣 3.03 兆元),其中 B2B 技術和軟件單獨增長 9,070 億美元(約港幣 7.07 兆元),達到 3.9 兆美元(約港幣 30.42 兆元)的市場規模。這份報告強調「產業藩籬的崩塌」,傳統技術、媒體和 B2B 服務之間的界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模糊。Michael Wolf 指出:「2026 年展望揭示了產業藩籬的崩塌。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社交平台是影片公司、電子商務網站是 1,000 億美元(約港幣 7,800 億元)媒體業務、遊戲平台是新社交中心的時代」。社交媒體平台的內容已有 71% 是影片形式,零售媒體成為超過 1,000 億美元(約港幣 7,800 億元)的業務,遊戲平台成為社交中心,迫使企業擴展到新領域以捕獲碎片化的注意力。這場爭奪消費者每天約 13 小時媒體使用時間的戰爭,迫使每家公司,無論其所屬行業,都必須像科技和媒體公司一樣運營。德國市場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5 年首次有 87% 的德國人使用串流服務,超過收看傳統電視的 86%,而一年前的情況正好相反。對於企業而言,這場媒體消費革命帶來的影響深遠而複雜。首先,內容製作必須適應流動優先、垂直畫面、超短篇幅的新標準,傳統的敘事結構和製作流程需要徹底改造。其次,變現模式從依賴廣告和訂閱轉向更高 ARPU 的交易付費,要求企業建立更精準的用戶分級和付費牆策略。第三,演算法推薦取代編輯策劃成為內容分發的核心,數據分析和 AI 應用能力成為競爭關鍵。展望未來,微劇產業仍面臨挑戰。Media Partners Asia 執行董事 Vivek Couto 警告:「像任何重大產業運動一樣,有太多差異化有限的參與者和太多流失。但隨著微劇從小眾實驗演變為數十億美元的全球類別,贏家正在浮現。製作成本低廉,但分發成本高昂,成功取決於速度、規模和可重複的 IP」。隨著生成式 AI 在個人化、創意迭代、配音和本地化方面的加速應用,這場短片革命將如何重塑全球娛樂產業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Variety、Activate Consulting、Omdia、Nielsen、The Hollywood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