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後的日本 IT 戰略:經濟刺激與安保雙軌並進



2025 年 10 月 21 日,高市早苗正式當選日本第 104 任首相,成為憲政史上首位女性國家領導人。這位前經濟安保大臣甫上任便下達第一道命令:制定規模超過 13 萬億日圓(約港幣 7,100 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戰略性 IT 領域投資,被列為三大核心支柱之一。高市政權的 IT 政策將延續安倍晉三的「負責任積極財政」路線,同時加深經濟安保措施,這場「擴張與管控」的雙軌策略正重塑日本 IT 產業的未來格局。

13 萬億日圓刺激方案鎖定 AI 與晶片

高市早苗在首次內閣會議上明確指示,新一輪經濟措施將圍繞三大主軸:應對通脹、增長型產業投資及國家安全。其中對 AI 和半導體等戰略領域的投資是高市實現「經濟安全與產業成長並重」願景的關鍵。這項命令要求政府編制補充預算提供資金支援,雖未公布具體規模,但外界預估將超越去年的刺激政策,最快 11 月出台。

日本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歷史性復興。根據日本半導體製造裝置協會(SEAJ)2025 年 7 月預測,2025 年度日本晶片裝置銷售將達 4,057億6,400萬日圓,年增 2%,創下連續第二年新高。在台積電 2 奈米製程量產投資、南韓擴增 DRAM/HBM 產線,以及 AI 伺服器對高階晶片需求急增的推動下,SEAJ 預估 2026 年度銷售額將首度突破 5 千億日圓(約港幣 2,500 億元)。台灣總統賴清德已在高市當選後表達祝賀,強調期待共同推動台日在半導體、能源及 AI 的合作。

在 AI 政策方面,日本於 2025 年 5 月通過《AI 促進法案》,於內閣設立 AI 戰略總部,強調「以人為本」的 AI 開發,並使日本法規與國際標準接軌。10 月 2 日,日本數碼廳宣布與 OpenAI 合作,運用 AI 工具加速行政作業。OpenAI 更於 10 月 21 日發布專為日本設計的《經濟藍圖》,提出完整政策框架,期望能協助日本充分利用 AI 的經濟潛力。日本企業動作迅速,Capcom、Level-5、Sega 等遊戲公司已將 AI 應用於視覺生成與程式編寫,Yahoo Japan 更設定目標,在 2028 年前透過生成式 AI 將生產力提升一倍。

經濟安保政策重塑 IT 生態

高市早苗的經濟安保理念將深刻影響 IT 產業結構。日本政府已在 2025 年 9 月展開規劃,預計於 2027 年度在國家安全保障局(NSS)架構下新設一個具備經濟安保綜合功能的智庫機構,加強在重要技術、半導體等關鍵物資供應鏈的情報收集與分析。該智庫將整合經濟產業省構想的「經濟安保中心」及內閣府預定 2026 年度設立的「重要技術戰略研究所」,承擔官民合作核心角色,並推動與友好國家智庫的國際合作。

這套經濟安保框架對 IT 業影響廣泛。涉及 AI、半導體、5G 等「特定重要技術」的外籍人才與技術合作將面臨更嚴格審查。日本政府也推動與印度建立重要物資採購合作框架,將半導體、礦物資源、AI 等列為重點領域,按 10 年行動計劃推動企業合作。另一方面,網絡安全、加密通訊、供應鏈透明化等與安全相關的 IT 領域將獲更多投資機會。

港日 IT 合作在安保時代的新定位

香港作為日本第五大貿易夥伴,在 Web3 與金融科技領域的雙邊合作持續加深。2025 年 7 月,投資推廣署率領 16 家香港企業、大學及家族辦公室訪日,與大阪市政府、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及 SBI 集團等深度交流。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劉智元表示:「隨著兩地創新交流與經貿合作日趨緊密,我們正邁入以前沿 Web3 與金融科技重塑數碼經濟未來的新時代。」訪問時機配合香港特區政府 6 月 26 日發布的《數碼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該宣言提出「LEAP」框架(法律改良、產品擴展、應用推進、人才合作),為兩地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實務層面,2025 年 3 月香港數碼資產公司 IDA 已與日本 Progmat、Datachain 及 TOKI 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港日穩定幣跨境支付概念驗證。

香港金融科技週於 2025 年 10 月舉辦十週年特別版,吸引全球科技領袖探討監管科技等議題。香港金融科技生態報告顯示,區塊鏈及數碼資產企業數量在 2022 至 2024 年間大幅增長 250% 和 30%,反映香港擁抱數碼資產政策的成效。然而高市政府強化經濟安保審查,可能提高香港 IT 企業進入日本市場的合規門檻,特別是涉及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等敏感領域。港企需建立符合日本要求的透明供應鏈,並善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在兩地 IT 合作中扮演「緩衝帶」角色。

人才政策的矛盾與出路

高市早苗主張「有選擇性移民政策」,但同時日本也認識到必須引進外國人才。2025 年 3 月,日本政府決定推出「育成就勞」制度取代技能實習,允許合資格外籍勞工永久居留,並推動人才向地方發展。然而 IT 專業領域的審查標準恐怕將會收緊,加劇日本 IT 業至 2030 年面臨 79 萬人才缺口的困境。

部分業界採取技術替代策略。樂天等企業正投資生成式 AI 輔助編程工具,預期可讓開發效率提升 40%,部分抵銷人力短缺衝擊。同時日本政府也加強與學界合作,東京大學創新平台公司(UTokyo IPC)於 2025 年 8 月分享如何結合學校與創投力量,協助 AI 新創拓展市場。IC 設計大廠 Tenstorrent 與 Rapidus 合作開發 2 奈米世代邊緣 AI 加速器,並參與 NEDO 國家級計劃,推動晶片設計人才育成。

未來走向與戰略選擇

高市早苗政權面臨複雜平衡:既要透過財政擴張刺激 IT 創新,又要透過安保管控防範風險;既要吸引國際合作,又要強化技術自主。《經濟學人》評論指出,高市在安全政策上持強硬立場,在財政政策上傾向寬鬆,將推動日本向右轉。《Forbes》則認為,她的經濟議程要求積極財政擴張與加強國內防務,實現更具主張性的日本願景。

高市早苗的 IT 政策組合,能否讓日本在數碼競爭中重返領先地位,還是會因過度管控而限制創新活力?隨著她預定於 10 月下旬發表首次施政演說,政策細節將逐步明朗,這場日本 IT 產業的關鍵轉型才正式揭幕。

資料來源:
有線新聞
鉅亨網
群益期貨
投資推廣署
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