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 Micro 聯手緯創數技 成立 Magna AI 搶攻 2,290 億美元企業 AI 市場

Trend Micro 與緯創數技合資成立 Magna AI,目標是為全球企業提供整合資安、NVIDIA 技術及硬件的端對端 AI 解決方案。新平台提供五大核心服務,從基礎架構到產業應用,期望協助企業應對 AI 轉型中的安全與整合挑戰。



Trend Micro 與 Wistron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mpany (緯創數技) 於 2025 年 10 月 17 日宣佈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成立 Magna AI 公司,建立「全價值鏈全球人工智能轉型工廠」。這家新合資企業整合雙方在資訊保安、硬件基礎架構與系統整合的核心優勢,並結合 NVIDIA NIM 微服務技術,為全球企業提供從策略規劃到營運部署的完整 AI 解決方案。企業 AI 市場規模預計從 2025 年的 972 億美元 (約港幣 7,581.6 億元) 成長至 2030 年的 2,293 億美元 (約港幣 17,885.4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18.9%。此次合作填補了市場對安全、端對端 AI 平台的迫切需求,回應全球企業在數碼化轉型中面臨的資安、合規與技術整合三大挑戰。

資安與製造雙強聯手 垂直整合創建差異化優勢

Magna AI 的獨特價值在於融合 Trend Micro 在 AI 驅動資訊保安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及 Wistron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mpany 在 AI 硬件與系統整合方面的製造實力。Trend Micro 行政總裁 Eva Chen 強調:「在人工智能世界中,安全不再是事後考量,而是基礎。透過 Magna AI,我們將企業級防護嵌入人工智能轉型的核心。」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全球 AI 資訊保安市場規模已從 2024 年的 253.5 億美元 (約港幣 1,977.3 億元),預計在 2030 年達到 937.5 億美元 (約港幣 7,312.5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24.4%,突顯將資安與 AI 基礎設施整合的市場需求正急速攀升。

Wistron 在 AI 伺服器製造領域擁有領先地位,是 NVIDIA 和 Apple 等科技巨頭的關鍵供應商。2024 年該公司投資 4.55 億美元 (約港幣 35.49 億元) 在美國德州建立 AI 伺服器生產設施,預計創造 2,000 個工作機會。Wistron 董事長 Robert Hwang 表示:「Magna AI 展現了我們堅定不移的承諾,致力於推動大規模、高效能的人工智能基礎架構與系統建設。」Wistron 亦於 2022 年至 2024 年間部署約 70 個 AI 創新專案,創造 4.5 億新台幣 (約港幣 1.14 億元) 的財務效益。雙方的結合將硬件製造能力、軟件平台技術與資安防護三大要素融為一體,形成罕見的垂直整合優勢。

五大核心服務 從基礎架構到產業應用的完整佈局

Magna AI 提供涵蓋企業 AI 轉型完整生命週期的五大核心服務。首先是「AI 運算與基礎架構」,可依客戶需求在公有雲、私有雲、主權雲或駐場環境中進行設計、部署與最佳化。其次是「AI 原生應用程式與自動化」,針對不同地域及企業度身訂造實際可用方案。Andreessen Horowitz 的 2025 年調查顯示,企業 AI 預算年成長率達 75%,但多數企業仍在探索最適合的部署模式。

第三項是「AI 驅動的產業方案與平台」,針對金融、醫療、能源、政府等特定領域提供特製轉型方案。根據市場研究,金融機構利用 AI 生成報告和個人化客戶通訊,製造業部署 AI 進行品質控制和預測性維護,零售業自動化產品描述和客服聊天機械人,這些垂直產業應用正推動市場快速成長。第四是「AI 安全體驗」,從設計階段即內建保安防護,確保可信性、韌性與合規。Lakera 調查顯示,90% 組織正積極實施或探索大型語言模型應用,但僅 5% 對 AI 安全準備度有高度信心。最後是「AI 服務與顧問」,採用前置工程師模式,將專家直接融入客戶營運環境中加速實現成果。

NVIDIA 技術賦能 微服務架構加速 AI 部署

Magna AI 平台整合 NVIDIA NIM 微服務技術,大幅降低企業 AI 部署門檻。NVIDIA NIM 提供預先建構、最佳化的推論微服務,讓企業能在 5 分鐘內部署最新 AI 基礎模型,並透過標準 API 輕鬆整合至現有應用程式。根據 NVIDIA 官方資料,NIM 微服務支援超過 40 種 AI 模型,涵蓋語言、推理、語音、視覺等多種模態,並可在雲端、資料中心、工作站等任何 NVIDIA 加速基礎設施上運作。

Wistron 本身就是 NVIDIA 技術的深度採用者。該公司利用 NVIDIA Omniverse 數碼化分身平台和 AI 模擬工具,改善新建 NVIDIA DGX 和 HGX 工廠的設計,實現最高 10% 的能源消耗節省。2025 年 8 月,Wistron 更將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Server Edition GPU 整合至其 AI 伺服器平台,透過降低每 token 處理成本來改善營運費用。這些實戰經驗將直接轉化為 Magna AI 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品質。

資深管理團隊 跨國經驗引領 AI 革命

Magna AI 任命 Dr. Moataz BinAli 為行政總裁,他擁有超過 20 年在 Trend Micro、SAP、IBM 與 Microsoft 等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豐富經驗。BinAli 博士表示:「我們不只是建立一家公司,也正在創建下一場智能革命的核心。我們的使命是提供安全、可擴展且具自主運作能力的人工智能方案。」這樣的領導團隊配置呼應 World Economic Forum 觀察:企業 AI 已進入臨界點,從實驗階段轉向戰略部署,預算從創新基金轉移至核心 IT 和業務單位的經常性支出項目。

Morgan Stanley 在 2025 年 AI 趨勢報告中指出,科技公司正專注於建立滿足企業客戶、能改善效能、獲利能力與安全性需求的 AI 平台,並在 AI 生態系統中跨晶片、雲端、模型、資料和軟件公司進行合作。Magna AI 的管理層結合硬件製造、軟件開發、網絡保安與企業服務的多元背景,這種跨領域專業知識將成為協助企業客戶導航複雜 AI 轉型旅程的關鍵優勢。

市場時機與挑戰 搶佔轉型黃金期的雙刃劍

Magna AI 的成立時機精準回應全球企業 AI 市場的爆發性成長。Mordor Intelligence 數據顯示,硬件加速器以 23.11% 的年複合成長率領跑市場,反映企業轉向效能導向的基礎設施投資。Deloitte 分析顯示,生成式 AI 已為初級員工帶來 20% 至 30% 的生產力提升,資深員工則有 10% 至 15% 的改善,這些實質效益正推動更多企業從試點計畫轉向大規模部署。

然而 Magna AI 也面臨重大挑戰:如何在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等雲端巨頭主導的市場中建立差異化定位?McKinsey 研究顯示,超過 80% 企業尚未從生成式 AI 中看到顯著 EBIT 影響,這意味著 Magna AI 需要證明其整合式平台能真正帶來可衡量的業務價值。同時亦要確保跨國部署時,能滿足不同地區日益複雜的 AI 監管要求,這也將考驗這家新創企業的執行能力。Gartner 預測,到 2028 年威脅偵測中使用多代理 AI 的比例將從 5% 增加至 70%,Magna AI 能否在這波浪潮中站穩腳跟,值得持續觀察。

資料來源: Trend Micro Mordor Intelligence Andreessen Horowitz Grand View Research NV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