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Phone 破千萬用戶揭示 AI 通訊平台商業新價值

Zoom Phone 全球用戶突破 1,000 萬,標誌著 AI 正重新定義企業通訊。本文深入分析 Zoom 如何憑藉 AI 驅動的整合平台,在 6 年內達成此里程碑,並探討全球 UCaaS 市場中與 Microsoft、RingCentral 的競爭格局,以及這對香港及亞太區企業數碼化轉型的策略啟示,助企業決策者把握雲端通訊趨勢,提升投資回報。



Zoom Communications 宣布,旗下雲端電話系統 Zoom Phone 全球授權銷量正式突破 1,000 萬大關,成為市場上增長最快的雲端通訊解決方案。這項里程碑除了證明企業正加速淘汰傳統 PBX 系統,更顯示由 AI 驅動的整合通訊平台已成為提升營運效率與客戶體驗的關鍵投資。本文將深入分析 Zoom Phone 如何在 6 年內達成此成就、全球雲端電話市場的競爭格局,以及這對香港及亞太區企業數碼化轉型的啟示。

千萬用戶背後的市場轉折點

自 2019 年推出以來,Zoom Phone 憑藉開放式平台架構與 AI 優先的設計理念,在競爭激烈的企業通訊市場快速崛起。ZK Research 首席分析師 Zeus Karravala 指出:「在如此短時間內達到 1,000 萬授權銷量實屬罕見,但對 Zoom 而言並不意外——持續創新、高客戶滿意度及 AI 整合,使其成功將會議領域的領導地位延伸至電話服務」。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雲端電話市場規模已從 2024 年的 35 億美元(約港幣 273 億元)增長至 2025 年的 39.9 億美元(約港幣 311.22 億元),預計至 2035 年將達到 150 億美元(約港幣 1,17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14.2%。這波增長主要由遙距工作常態化、企業尋求改善成本的方案,以及 AI 技術成熟等 3 大因素推動。

Zoom Phone 總經理 Chris Moss 強調:「客戶透過簡化管理、降低成本與 AI 驅動的智能互動實現具體效益——Zoom Phone 不只是取代傳統 PBX 系統,更重新定義現代職場中互相連結與智能通訊的全新樣貌」。在實際案例中,雪梨電影節在活動高峰期間透過 Zoom Phone 節省高達 81% 的電訊成本,證明雲端電話系統能為企業帶來即時且可量化的投資回報。相較於傳統 PBX 系統需要大量前期硬件投資及持續維護成本,雲端解決方案提供按需付費、即時擴展的彈性,特別適合中小企業與快速增長的企業。

AI 成為企業通訊核心競爭力

Zoom Phone 的成功建立在完整的 AI 驅動生態系統之上,整合通話、會議、訊息傳遞與聯絡中心等功能為單一解決方案。2025 年 9 月,Zoom 發布 AI Companion 3.0,這款協作型 AI 助理能夠從會議、通話、聊天、檔案及外部資源中整合資訊,提供即時可行的洞見。AI Companion 3.0 的突破性功能包括:跨平台筆記功能(支援 Microsoft Teams、Google Meet 及 WebEx 會議記錄)、自動生成協作白板、智能檔案摘要,以及基於上下文的主動建議。這些創新使 AI 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能夠協調與執行任務的智能代理。

McKinsey 的 2025 年 AI 報告指出,AI 代理已能與客戶對話並規劃後續行動——例如處理付款、檢查庫存或安排後續服務,這種 Agentic AI 正在重塑企業與客戶的互動模式。在商業通訊領域,由 AI 驅動的超個人化、預測分析及自動化內容創建成為 2025 年 3 大趨勢。企業透過 AI 分析用戶行為與偏好,能在正確時間傳遞正確訊息,從而提升客戶參與度與轉換率。AI 驅動的語音分析功能亦可進行即時情緒分析、通話分類及預測性洞見,協助企業量身訂造回應並改善客戶滿意度。

然而 AI 整合也帶來新的挑戰。McKinsey 技術趨勢報告強調,隨著企業整合由 AI 驅動的保安工具作威脅偵測與回應,資訊保安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嚴峻。RingCentral 的 2025 年趨勢報告亦指出,AI 應用中的欺詐與信任問題已成為企業需要謹慎平衡的議題。因此選擇具備端對端加密、零信任架構及 AI 驅動威脅偵測的通訊平台,將是企業保護敏感資料的關鍵。

亞太市場爭奪戰:Zoom、Microsoft 與 RingCentral 三方角力

在全球 UCaaS(統一通訊即服務)市場中,Microsoft、RingCentral 與 Zoom 形成三強鼎立的格局。Omdia 的 2024 年市場分析顯示,Microsoft Teams 以 27.5% 的全球營收市場佔有率居首,主要受惠於與 Office 365 生態系統的深度整合。截至 2025 年 5 月,Microsoft Teams Phone 擁有 8,000 萬用戶,其中 2,000 萬為 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用戶。然而分析師 Patrick Watson 指出,目前僅有少數 Teams 用戶啟用 PSTN 電話功能,未來增長空間龐大。

RingCentral 作為長期市場領導者,在 2025 年秋季 G2 報告中獲得 17 項第一名及 121 個徽章,鞏固其在關鍵通訊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相較之下 Zoom 採取差異化策略:專注於 AI 優先的創新與跨平台整合,而非單純追求用戶數量。Zoom Phone 的開放平台設計允許企業保留現有電訊供應商(透過 BYOC 選項),或全面採用 Zoom Phone 原生通話解決方案,這種彈性在印度、香港等監管嚴格的市場特別具吸引力。

亞太地區正成為 UCaaS 市場的關鍵戰場。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顯示,亞太統一通訊市場規模在 2023 年達 413 億美元(約港幣 3,221.4 億元),預計 2024 至 2030 年間以 20% 年複合增長率擴張。推動因素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強大的 IT 與電訊產業、5G 與寬頻連接投資,以及政府數碼化計劃(如印度 Digital India)。香港作為亞太商業樞紐,企業數碼化指數雖僅達 35.9 分(基礎級別),但 95.2% 的企業已採用雲端運算服務,顯示雲端通訊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要求嚴格的資料保護措施,能夠提供本地資料中心、合規性即服務及強化保安功能的供應商將更具競爭優勢。

從 PBX 遷移到雲端:企業面臨的決策考量

全球企業正面臨通訊基礎設施的典範轉移:是否該淘汰仍在折舊期的 PBX 系統,轉向雲端解決方案?傳統 PBX 系統平均使用壽命為 5 至 8 年,對於近年才完成投資的企業而言,提前替換涉及重大財務決策。混合雲 PBX 應運而生,結合本地 PBX 與雲端電話系統,讓兩種基礎設施無縫運行。這種漸進式遷移策略使企業能充分利用雲端 PBX 的優勢——節省成本、現代化電話功能、即時可擴展性、遙距工作支援、雲端保安規模經濟、商務 SMS 及 eFax——同時延續現有投資價值。

然而雲端遷移並非毫無風險。數據遷移過程中可能面臨資料遺失或損壞、系統停機及兼容性挑戰。RingCentral 白皮書建議企業採取「提升與轉移」或「混合雲 PBX」兩種策略,並在評估與規劃階段充分識別風險,確保平穩過渡。資訊保安考量同樣關鍵:亞太地區在 2023 年佔全球通訊系統網絡攻擊超過三分之一,促使中國、印度等政府推出嚴格的資料保護法規。因此 UCaaS 供應商必須優先考慮保安措施以贏得客戶信任。

成本效益分析顯示,中小企業透過雲端通訊服務可降低約 15% 的營運成本。僅在澳洲,企業透過採用 UCaaS 即節省超過 30 億美元(約港幣 234 億元)。除了直接節省成本,雲端電話系統還提供進階功能,如智能通話路由、與會議和訊息工具整合、聯絡中心功能,以及由 AI 驅動的分析——這些都是傳統 PBX 難以實現的。世界銀行數據強調,亞太地區數碼基礎設施投資從 2022 到 2023 年持續增長,支援企業對整合通訊解決方案的需求。

企業數碼化轉型的策略意涵

Zoom Phone 突破千萬用戶標誌著企業通訊進入 AI 驅動的新紀元,對香港及亞太區企業具有 3 大策略意涵。首先整合式通訊平台已從「選配」轉為「必備」——混合辦公成為新常態,企業需要跨裝置、跨地點的無縫協作工具。其次 AI 不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重塑通訊模式的核心技術——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預測性客戶服務,AI 正在創造新的競爭優勢。第三,資訊保安與合規性將決定供應商的選擇——隨著監管趨嚴與網絡威脅增加,企業必須優先考慮具備本地資料中心、端對端加密及 AI 驅動威脅偵測的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雲端電話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全球市場預計在 2035 年達 150 億美元(約港幣 1,170 億元)。亞太地區統一通訊市場更將在 2030 年達到 831.5 億美元(約港幣 6,485.7 億元)。隨著物聯網與 AI 技術進一步融合,智能通訊系統將能提供情境感知的溝通、預測性維護及自動化工作流程,從根本上改變企業與客戶的互動方式。對於仍在使用傳統 PBX 系統的企業而言,現在正是評估雲端遷移策略的關鍵時刻——無論是採取漸進式的混合部署,或是全面轉向以 AI 優先的雲端解決方案,延遲決策只會增加競爭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