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Galaxy AI 手機功能、Tesla 及 Apple Watch 等 看科技界的範式轉移

科技大轉變!智能手機、手錶、電動車,不只產品升級,更是生活模式的重塑。你準備好迎接智能未來了嗎?



多謝 Unwire 編輯邀請,往後將於此專欄和大家分享對科技與生活的觀察與體會。

 

作者:Francis Fong 方保僑

在日新月異的年代,消費者的選擇正悄然改變,這不只是產品更新換代的結果,而是一場科技界的「範式轉移」。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從奢華腕錶到智能手錶,再到汽油車進化至電動車,這些轉變,反映了同一時代脈動:人們不再只追求外在的擁有,而是渴望融合智慧科技與生活需求的全新體驗。

回望功能手機年代,通話和短信是其全部用途,拍照與聽歌功能只是錦上添花。然而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顛覆了這個定位。如今,用家關注的是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生態、相機演算法、甚至人工智能助手。智能手機早已擺脫通訊工具的定位,成為生活的中心,其掌管通訊、娛樂、消費、社交,甚至工作決策,幾乎接管了我們日常的一切,象徵科技如何滲透並重塑人類生活的節奏。

腕錶的進化同樣發人深省,昔日的高級腕錶承載工藝與地位的象徵,其價值來自繁複的機械結構與金屬工藝。對愛錶者而言,精密的機械結構、珍貴的材質、匠心工藝,都是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智能手錶的興起打破了這種單一價值。如今的消費者更在意手錶能否監測心率、偵測睡眠質素、計算步數,甚至提供心電圖或血氧飽和度分析。手錶不再只是時間的載體,更是一位全天候健康顧問。它在無聲之中見證身體變化,從運動後的心跳曲線到深層睡眠比例,皆轉化為數據供我們反思健康狀況。傳統名錶仍具收藏價值,但智能手錶以「實時健康管理」取勝,早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最佳伙伴。

汽車的革命,則更具顛覆性。長久以來,汽油車代表速度、動力和機械美學。但當電動車逐漸走向普及,大馬力已經不再是超級跑車專利,而駕駛者更關注續航里程、充電效率、軟件更新,以及「智能功能」。電動車以更低的能源成本、可預見的維修花費,打破了燃油車長期壟斷的格局。它能透過系統升級獲得新功能,可以與手機互聯,也能提供自動輔助駕駛。更重要的是,電動車與環保理念相輔相成,讓消費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亦能為地球盡一分責任。

三者揭示同一現象,傳統產品的價值核心,已由「硬件與外形」轉向「智慧與服務」。消費者趨向看重產品能否持續提供更新、數據分析、個人化功能,並以科技提升生活質素。智能手機改變了我們的溝通和資訊方式;智能手錶讓健康管理變得簡單和主動;電動車則重塑了代步工具的意義與成本結構。這種轉變,不單是硬件換代,更是一種生活模式的重塑。

近年的科技將個人化 AI 與大數據分析深度融入硬件,令用戶可獲得獨一無二的智能體驗。AI不僅能自我學習並主動回應,按數據預測需求,適時提供如休息提醒、行程建議、健康分析等服務令科技從工具進化為懂你的「生活夥伴」,在我們掌心、腕上與道路間持續拓展生活的智慧空間。

 

Francis Fong 方保僑

方保僑先生於資訊、通訊、科技及電子消費品市場工作超過二十年,引入過不少新科技產品,並創辦多個業界組職及為多個非營利機構擔任委員提供專業意見。現任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及榮譽會長、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創會會長、電子學習聯盟創辦人、世界資訊通訊與服務業聯盟董事、電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電訊規管事務咨詢委員會成員、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樂施會香港及樂施會澳門董事會成員、香港小童群益會資訊科技委員會委員、香港紅十字會資訊科技委員會成員,仁愛堂堂務行政委員會外界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