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行政總裁 Rene Haas 近日在 All-In Summit 2025 峰會上披露,他在 Nvidia 任職七年期間,親眼見證行政總裁黃仁勳(Jensen Huang)如何以一次會議改寫公司命運 — 當場終止整條產品線,將 1/3 員工(2,000 名工程師)從 Intel 配套晶片項目,轉向 ARM 架構與圖形處理器研發。這決策讓 Nvidia 從 PC 晶片追隨者,蛻變為 AI 運算領導者,市值如今已突破 3 兆美元(約港幣 23.4 兆元)。Haas 表示,黃仁勳身上「遠見卓識、雷厲風行、無畏無懼」的特質,深刻影響他接掌 ARM 後的管理風格。
戰略轉折的歷史時刻
2013 年那場外部會議原訂議程是審查業務路線圖,但黃仁勳突然宣布放棄為 Intel 處理器製造配套晶片的策略,將公司焦點全面轉向 ARM 架構設計與 GPU 開發。Haas 回憶當時 Nvidia 僅約 6,000 名員工,瞬間調動 2,000 人相當於重組 1/3 的研發團隊,這種決策速度在科技業極為罕見。這次轉向最終奠定 Nvidia 在 AI 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其最新 Grace CPU 與 Blackwell GPU 結合的 AI 晶片,正是基於 ARM 架構創建。根據產業分析,2025 年 AI 晶片市場規模已達 838 億美元(約港幣 6,536.4 億元),預計 2032 年將突破 4,590 億美元(約港幣 3.58 兆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27.5%。
領導哲學如何塑造組織
黃仁勳的管理風格以「激進透明」與「扁平化架構」見稱,他直接管理 60 位高階主管,遠超一般行政總裁的 10 人規模。這種設計消除了層級障礙,讓所有領導團隊同步接收戰略訊息,避免因資訊孤島造成決策延誤。卡內基美隆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指出,黃仁勳的高標準要求源於其移民背景——9 歲從台灣移居美國後經歷欺凌與基層工作,塑造了他「追求卓越不應輕鬆」的信念。Haas 將這種文化帶入 ARM,強調「策略不是文字而是行動」,這正是他從黃仁勳身上學到的核心原則。
從師徒到競合的微妙關係
Nvidia 目前是 ARM 的旗艦客戶之一,其 Grace Hopper 與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均整合 ARM 架構的 CPU 與自家 GPU。然而雙方關係並非純粹合作——2020 年 Nvidia 曾試圖以 400 億美元(約港幣 3,120 億元)收購 ARM,最終因監管障礙告吹。Haas 在峰會上坦承:「我現在不會稱黃仁勳為競爭對手」,但話鋒一轉補充「ARM 正考慮突破現有業務邊界」,暗示可能進軍晶片製造領域與 Nvidia 正面交鋒。數據顯示,ARM 預計 2025 年底在數據中心 CPU 市場佔有率將從 2024 年的 15% 飆升至 50%,主要蠶食 Intel 與 AMD 的 x86 架構市場。
產業版圖的權力遷移
ARM 的野心得到雲端巨頭支援:Amazon AWS 在 2018 年率先推出基於 ARM 的 Graviton 晶片,Microsoft Azure 與 Google Cloud 也分別在 2024 年推出 Cobalt 與 Axion 處理器。IDC 報告指出,2025 年 ARM 伺服器出貨量將激增 70%,佔全球市場 21.1%。能源效率成為關鍵驅動力——ARM 架構的 Grace CPU 在 AI 工作負載上實現「每瓦效能提升 2 倍」,這對能耗高漲的數據中心至關重要。同時,ARM 於 9 月發布的 Lumex 平台專為流動裝置與 PC 端 AI 應用改良,在旗艦智能手機上提供高達 5 倍的 AI 效能提升。這標誌著 ARM 從流動領域向雲端與邊緣運算的全方位擴張。
人才策略與組織韌性
Haas 於 2022 年接任 ARM 行政總裁後,延續黃仁勳「快速轉型」的基因,在 2025 年 8 月聘請 Amazon 資深晶片專家 Rami Sinno 主導全疊式 AI 晶片開發。此舉呼應產業趨勢——全球 AI 硬件市場預計 2030 年達 4,000 億美元(約港幣 3.12 兆元),專用晶片將驅動生成式 AI 與即時數據處理的突破。Haas 強調 ARM 的低功耗架構結合 AI 加速器,能在數據中心與邊緣裝置間實現「從毫瓦到兆瓦」的無縫運算。TIME 雜誌在 2025 年 9 月將 Haas 列入「TIME100 AI 影響力榜單」,肯定其推動 ARM 成為「唯一跨全光譜 AI 平台」的領導力。
對企業的啟示與未來走向
這段師徒故事揭示科技業三大管理法則:一是「決策速度決定生存空間」,黃仁勳證明在產業轉折點,果敢押注比完美計劃更重要;二是「組織扁平化加速資訊流動」,打破層級讓所有團隊成員成為戰略執行者;三是「生態系統思維勝過單打獨鬥」,ARM 與 Nvidia 的競合關係顯示,技術授權模式能同時孵化夥伴與潛在對手。隨著 ARM 在數據中心市場的攻城掠地,以及 Nvidia 持續加深 AI 基礎設施佈局,兩家公司未來五年的互動將重新定義半導體產業格局。Haas 留下的開放性問題——ARM 是否將自製晶片——可能成為下一個改寫產業的關鍵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