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向科技巨頭施壓:要求 Microsoft 開除前拜登政府高官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要求 Microsoft 開除全球事務總裁、前拜登政府高官 Lisa Monaco,指其為「國安威脅」。事件突顯科技巨頭在政治角力中的脆弱性,以及政府對企業人事干預的常態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 9 月 26 日在 Truth Social 平台公開要求 Microsoft 立即開除全球事務總裁 Lisa Monaco,指控她是「美國國安威脅」。Monaco 曾任歐巴馬政府國安顧問及拜登政府副司法部長,今年 5 月加入 Microsoft 負責網絡安全政策與全球政府關係。此事件突顯科技企業與政治權力交織的敏感性,預示政府對企業人事介入將成常態。

政治算計背後的國安邏輯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稱 Monaco「沉迷於法律戰與政治武器化」,強調其接觸高度敏感資訊「不可接受」。這項指控並非空穴來風,Microsoft 與美國政府簽署價值數十億美元(約港幣數百億元)的雲端服務合約,本月更承諾為政府機構節省 31 億美元(約港幣 241.8 億元)雲端服務費用。

特朗普盟友、極右派行動人士 Laura Loomer 早已多次批評 Microsoft 聘用 Monaco,甚至針對行政總裁納德拉的印度背景發表爭議言論。在特朗普發文後 Loomer 立即跟進,呼籲政府「取消 Microsoft 所有合約」,顯示這波攻勢具有預謀性質。根據政策分析專家觀察,特朗普此舉反映其對前政府官員進入私部門的深度不信任,特別是在國防與網絡安全領域。新美國安全中心專家 Prem Trivedi 指出:「AI 脈絡下所有議題都被安全化,這種模糊性讓政治操作變得更加容易」。

科技巨頭面臨的政治風險

這並非特朗普首次點名科技公司高層,Intel 行政總裁陳立武(Lip-Bu Tan)因所謂中國投資關係遭受類似壓力,參議員 Tom Cotton 指控其「控制數十家中國公司,涉及解放軍相關企業」。陳立武曾領導的 Cadence Design Systems 在 7 月承認違法出口管制,向中國軍事大學銷售晶片設計產品。然而特朗普態度前後不一,在 Intel 以政府持股 10% 換取拜登政府承諾資金後,特朗普態度轉折,稱陳立武是「備受尊敬的行政總裁」。這種反覆突顯科技企業在政治角力中的脆弱地位。

未來趨勢:科技主權與企業自主的博弈

此次 Monaco 事件標誌著美國政府對科技企業人事控制的新階段,預計將對全球科技治理產生深遠影響。分析人士預測科技企業將面臨「政治忠誠度審查」,前政府官員進入私部門將受到更嚴格監督。企業是否能在政治壓力下維持人事自主權,將成為衡量商業環境健康度的重要指標。隨著 AI 與國防技術深度融合,這種政企邊界模糊的趨勢恐將持續惡化,考驗著自由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

資料來源:
路透社
TechCrunch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