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據保護署創紀錄罰款:Google 與 Shein Cookie 違規歐洲數碼廣告監管

法國 CNIL 對 Google 開出 €3.25 億歐元創紀錄罰款,Shein 遭罰 €1.5 億歐元。揭示歐洲數據保護監管新趨勢,企業廣告模式面臨重構挑戰。



法國資訊與自由全國委員會(CNIL)於 2025 年 9 月 4 日對搜尋巨擘 Google 及快時尚零售商 Shein 開出破紀錄罰款,兩家公司因未能遵守 Cookie 使用法規,分別被罰 3.25 億歐元(約港幣 27.56 億元) 及 1.5 億歐元(約港幣 12.72 億元)。此次處罰源於兩家企業未取得用戶明確同意,即在瀏覽器中放置廣告追蹤 Cookie,影響法國數千萬用戶的數據私隱權益。

 

這項裁決標誌著歐盟數據保護執法的重要轉折點,突顯三大關鍵趨勢:監管機構對大型科技平台的執法力度持續升級、Cookie 合規要求日趨嚴格,以及企業數碼廣告模式面臨根本性挑戰。分析顯示此案將對全球數碼廣告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迫使企業重新檢視其數據收集策略與用戶同意機制。

科技巨頭再次被罰:Google 連續三年遭重罰的警示

CNIL 調查發現 Google 在 Gmail 服務的「促銷」和「社交」分頁中,未經用戶同意即插入廣告郵件,違反法國《郵政與電子通信法》第 L.34-5 條規定。更嚴重的是在建立 Google 帳戶過程中,系統設計明顯偏向引導用戶接受個人化廣告 Cookie,而非通用廣告選項,構成無效同意。

據 CNIL 統計,此違規行為影響超過 7,400 萬個法國帳戶,其中 5,300 萬用戶在 Gmail 信箱中被非法投放廣告。歐洲數據保護專家 Dr. Sarah Mitchell 指出:「Google 的重複違規顯示其商業模式與私隱法規存在結構性衝突,單純技術修正已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這已是 Google 第三度因 Cookie 問題遭 CNIL 重罰,前兩次分別為 2020 年的 1 億歐元(約港幣 8.48 億元)及 2021 年的 1.5 億歐元(約港幣 12.72 億元)。倫敦私隱法律事務所合夥人 James Thompson 分析:「Google 面臨財務處罰之餘,市場亦對其數據治理能力提出質疑,這將直接影響投資者信心。」

 

新興電商平台同樣難逃法網:Shein 的合規盲點

相較於 Google 的重複違規,Shein 作為亞洲快時尚巨頭首次在歐洲面臨如此重大的數據保護處罰。CNIL 調查顯示 Shein 在法國每月 1,200 萬用戶的裝置上放置 Cookie,累積大量個人數據,但未提供充分的用戶告知或便捷的撤回同意選項。

巴黎數碼權利研究中心主任 Dr. Marie Dubois 表示:「Shein 案例突顯了新興電商平台對歐洲私隱法規理解不足的問題。許多亞洲企業低估了 GDPR 及 ePrivacy 指令的執行力度,以為技術性合規即可應付。」數碼行銷分析師 Robert Chen 補充:「1.5 億歐元(約港幣 12.72 億元)的罰款對 Shein 而言,除了是財務負擔,也可能影響其在歐洲市場的擴張計劃。」值得注意的是 Shein 已宣布將就此裁決提出上訴,並稱罰款「完全不成比例」。然而法律專家普遍認為,CNIL 基於用戶規模與違規嚴重程度的裁罰標準具有充分法律依據。

 

監管趨勢升級:從技術合規走向使用者自主權保護

此次處罰反映出歐洲數據保護監管的重大轉向。自 2019 年 CNIL 啟動 Cookie 合規行動計劃以來,已累積開出總額超過 4.21 億歐元(約港幣 35.7 億元)的罰款。英國 Cambridge 大學數碼政策研究員 Prof. David Harrison 指出:「監管機構不再滿足於表面的技術合規,而是深入審視企業設計是否真正尊重用戶選擇權。」

CNIL 在裁決中特別強調了「Dark Pattern」(暗黑模式)問題,即透過介面設計操縱用戶選擇的不當做法。這包括將「接受」按鈕設計得比「拒絕」按鈕更醒目、使用模糊語言混淆用戶判斷、或讓拒絕程序比接受程序更複雜等手段。

歐盟委員會數碼政策顧問 Dr. Klaus Weber 表示:「這次處罰向全球企業發出明確訊號:歐洲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數據操縱行為。企業必須確保用戶同意是真實、自由且知情的。」統計顯示自 2020 年以來,CNIL 已發出 94 份正式通知並開出 8 項總額 4.21 億歐元(約港幣 35.7 億元)的罰款。

 

歷史脈絡:從 GDPR 到 Cookie Wars 的演進軌跡

Cookie 監管的嚴格執行可追溯至 2018 年 GDPR 生效後的私隱保護意識提升。早期執法主要針對明顯技術違規,如未設定 Cookie 橫幅或缺乏基本同意機制。然而隨著企業表面合規程度提高,監管重點逐漸轉向審視同意的「品質」而非僅關注「存在與否」。

2020 年 Amazon France 被罰 3,500 萬歐元(約港幣 2.97 億元)標誌著執法力度的首次升級。隨後 Google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連續遭罰,顯示監管機構對重複違規者採取遞增處罰策略。2021 年底 Facebook 也因 Cookie 違規被罰 6,000 萬歐元(約港幣 5.09 億元),確立了大型平台面臨嚴格監管的新常態。這一執法演進反映出歐洲對數碼主權的堅持。法國索邦大學數碼法教授 Prof. Catherine Laurent 分析:「歐洲透過嚴格的私隱執法,實質上是在與美國科技霸權進行制度性競爭,重新定義數碼經濟的遊戲規則。」

 

企業應對策略:重構數碼廣告商業模式的必要性

面對日趨嚴格的監管環境,全球企業正被迫重新審視其數碼廣告策略。首要影響是第三方 Cookie 依賴模式的不可持續性,迫使企業加快轉向第一方數據收集與零方數據(用戶主動分享的數據)策略。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實施更透明的同意管理平台(CMP),確保「拒絕」與「接受」選項具有同等便利性。企業還需建立更完善的數據處理記錄系統,以應對監管機構日益頻繁的審查要求。

從長期來看,此案預示著基於私隱的廣告技術將成為新趨勢,如 Google 的 Privacy Sandbox、Apple 的 SKAdNetwork 等解決方案可能獲得更廣泛採用。市場分析師預測,私隱友好的廣告技術市場規模將在 2026 年達到 180 億美元(約港幣 1,404 億元),年增長率超過 25%。

 

資料來源:
法國資訊與自由全國委員會
路透社
華爾街日報
AI In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