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ho 憑自家 Zia LLM 助香港中小企活用 SaaS 突圍

Zoho 亞太區副總裁 Gibu Mathew 宣布將加大在港投資

香港企業普遍面臨高營運成本壓力,選擇合適的SaaS服務能顯著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先前資料顯示,香港SaaS市場將從2025年的13.2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32.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9.72%。這個快速增長反映了企業對SaaS的強烈需求,但同時也意味著選擇錯誤的代價會更加昂貴。印度軟件巨擘 Zoho 憑自主研發 Zia 大型語言模型,正重新定義香港中小企業的數碼轉型路徑。面對 2024 年香港區收入錄得 16% 的強勁增長,Zoho 亞太區副總裁 Gibu Mathew 宣布將加大在港投資,為本地企業推出兼顧私隱保護與成本效益的 AI 解決方案。

香港中小企數碼化浪潮:SaaS 成增長引擎 2030 年市場將達 32.4 億美元

香港中小企業正同時面對數碼轉型的巨大壓力與機遇。傳統營運模式在疫情後經濟環境中面臨嚴峻考驗,迫使企業主動尋求科技解決方案以維持競爭力。SaaS 模式因其獨特商業價值而備受青睞,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是進入門檻低,企業無需投入大量資本購買昂貴的軟件授權及硬件裝置,只需按月或按年訂閱即可享用企業級服務;其次是部署速度快,相比傳統軟件需要數月的實施週期,SaaS 解決方案通常可在數天內完成部署並投入使用;最後是具備彈性擴展的特性,企業可隨著業務增長或縮減而靈活調整服務規模,避免資源浪費。根據 Statista 最新預測數據,香港 SaaS 市場規模將從 2025 年的 13.2 億美元(約港幣 103 億元)激增至 2030 年的 32.4 億美元(約港幣 253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19.72%。 此增長速度遠超傳統軟件市場,凸顯 SaaS 在本地企業數碼化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Zoho 精準定位:專攻中小企全方位數碼服務生態

在競爭激烈的 SaaS 市場中,Zoho 並未選擇與 Microsoft、Google 等科技巨頭在高階企業市場正面競爭,而是精準鎖定廣大的中小企業群體,致力成為它們的「一站式數碼轉型夥伴」。此戰略定位的核心理念,是為資源相對有限的中小企業提供最高性價比的綜合解決方案,而非單一工具。Zoho 產品組合涵蓋由客戶關係管理(CRM)、辦公協作到商業智能分析的完整業務鏈條,其中最受香港市場歡迎的三大應用,分別是 Zoho CRM、Zoho Workplace 及一站式套件 Zoho One。

以本地成功案例 Lalamove 為例,該物流科技公司透過 Zoho Creator 平台,成功建立個人化的安全事故管理平台(SIMP),實現事故案例自動化記錄、客戶與司機陳述的智能整理,以及顯著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 這個案例完美詮釋了 Zoho 的差異化優勢:除了提供標準化軟件產品,更能根據企業特殊需求提供靈活的特製開發能力。Gibu Mathew 表示,香港市場 2024 年 16% 的收入增長,正是這種「深度服務」理念獲得市場認同的最佳證明。

Zia LLM 突破性優勢:自主可控 AI 引擎兼顧安全與經濟效益

對企業對 AI 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對數據洩漏風險的深層擔憂,Zoho 推出自主研發的 Zia 大型語言模型,為市場提供一個兼顧效能、安全與成本的創新選擇。Zia LLM 的最大突破在於完全自主的私隱保護機制:所有客戶資料只在 Zoho 自家數據中心內處理,絕不會用於訓練公共模型或與第三方共享,從根本上消除企業對商業機密外洩的憂慮。

技術架構方面,Zia LLM 採用具前瞻性的多層級參數設計,包含 13 億、26 億及 70 億三個不同規模的模型版本,每個版本都針對特定業務場景作精細調整。 這種設計的核心價值在於成本最佳化:系統會根據任務複雜度,智能選擇最合適的模型規模,簡單的內容摘要任務可用 13 億參數模型高效完成,而複雜的程式碼生成則調用 70 億參數模型,避免「大材小用」的資源浪費。技術分析師 Andrew Bourne 評價此設計為「中小企 AI 普及化的典範」。

Zoho 同時亦保持開放策略,允許企業根據具體需求,選擇使用 ChatGPT、Llama、DeepSeek 等第三方 LLM,確保應用彈性最大化。 這種「自有優先,開放並存」的策略,為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選擇自由。

企業生存指南:在 AI 浪潮中制定明智的 SaaS 選擇策略

在數碼經濟快速演進的大趨勢下,香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在於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投資策略。選擇 SaaS 解決方案時,企業決策者應跳出單純的功能比較思維,從更高戰略維度作全面評估。數據主權與合規性應是首要考量,企業必須深入了解供應商的數據處理政策、儲存位置及安全標準,確保符合香港及國際的數據保護法規要求。如 Zoho 般提供本地數據處理能力的供應商,能為企業建立更穩固的合規基礎。

總體擁有成本(TCO)分析則要求企業從長期角度評估投資回報,除了考慮訂閱費用,亦要計算實施成本、培訓開支、維護費用及潛在的系統遷移成本。一個能隨業務需求靈活擴展的平台,往往比多個獨立工具的組合更具經濟優勢。生態系統整合度也是關鍵評估標準,選擇能打通 CRM、財務、人力資源等不同業務模組的一體化平台,可最大程度消除數據孤島,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在 AI 應用方面,企業應優先考慮提供可控 AI 能力的供應商,確保在享受智能化便利的同時,也能維護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