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 50 歐洲企業聯署要求延遲 AI 法案 監管機構面臨產業壓力

歐盟準備推出 AI 法案,針對相關企業執行嚴緊的規範,而有 50 家歐洲公司和組織就發起聯署,要求延遲實施歐盟 AI 法案,認為太過嚴緊的制度會令歐洲企業無法與未受規範的外國企業競爭。

企業聯盟施壓延遲監管

EU AI Champions Initiative 是一個由超過 60 個組織組成的聯盟,於 2025 年 2 月成立。其中約 50 家企業包括 Mistral、Airbus、ASML、Publicis 和 Siemens Energy 等,週三發表公開信敦促歐盟領導人為了歐洲競爭力而將 AI 法案執行延遲兩年。

「這項延遲,結合優先考慮監管品質而非速度的承諾,將向全世界的創新者和投資者發出強烈信號,表明歐洲對其簡化和競爭力議程是認真的。」聯署信表示。

信中進一步指出:「在您宣布的歐盟數碼規則更廣泛審查背景下,這也將創造制定創新友善實施策略所需的空間,並確定監管簡化的務實途徑,涵蓋通用 AI 模型和高風險 AI 系統以及更廣泛的數碼法規。」

歐盟 AI 法案期望確保在歐盟使用的 AI 系統安全、透明、可追溯、無歧視且環保。法案部分條款已於 2024 年 8 月 1 日生效,但大部分條款要到 2026 年 8 月 2 日才適用。

該法案根據風險級別實施相應監管,因此禁止在公共場所進行實時面部識別,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風險做法。法案同時對高風險系統施加數據治理和風險管理要求,但對風險較低的 AI 系統要求較少的透明度。

監管機構面臨產業壓力

當 AI 法案公布時,世界經濟論壇撰稿人、初創企業 DataRobot AI 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總監 Dionys Gragousian 建議該法案因允許的潛在罰款規模而「真正有效力」。隨著時間推移,監管機構在行業遊說後調整法律,這些效力變得不那麼明顯。

倡議組織 Corporate Observatory Europe 抨擊 EU AI Champions 停止執行 AI 法案的企圖。「延遲、暫停、放鬆監管。這是大型科技公司致命削弱應該保護我們免受偏見和不公平 AI 系統傷害的規則的遊說手冊。」Corporate Europe Observatory 研究員和活動家 Bram Vranken 在聲明中表示。

Vranken 指出:「這些風險遠非假設。從以色列在加沙大規模監視和殺害巴勒斯坦人,到選舉期間傳播虛假資訊,包括極右翼團體和外國政府,再到在福利計劃中廣泛使用偏見和錯誤的 AI 系統,AI 已經在無數風險和有問題的方式中被使用。」

全球監管競賽加劇

美國公司同樣試圖說服美國立法者不要監管 AI,尋求對州政府 AI 監管實施 10 年禁令。但美國參議院沒有配合,以 99 比 1 票否決了這項提案。現在輪到歐洲在經濟野心與公民社會對 AI 的關切之間取得平衡。

歐盟 AI 法案被視為全球首個全面的 AI 監管框架,其實施方式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政策。企業要求延遲執行的壓力顯示,即使是支持監管的地區,在實際執行時也面臨巨大的產業阻力。

對企業而言,監管延遲意味著更多時間適應新規則並影響最終實施方式。然而,公民社會組織擔心延遲可能削弱保護措施,讓有問題的 AI 系統繼續在沒有適當監督的情況下運行。這場歐洲 AI 監管的拉鋸戰預示著全球 AI 治理的複雜性,各方利益相關者需要在技術創新、經濟競爭和社會保護之間找到可行的平衡點。

來源:The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