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地區水管網絡龐大,綿延430萬公里(大約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1倍),要找到洩漏源頭甚有難度。一些地區就以聲學系統和智能感測器實時偵測水流量和水壓,找出問題;有些則透過安裝在無人機上的熱感應相機,探測地下管的洩漏。
中國內地更為漏水治理訂立硬指標,揀選了50個城市作試點,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為期3年。如試點的水管滲漏率在2020年高於12%,到2025年便須改善至不高於8%。目標是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在9%以內,非常進取。
香港也備受水管滲漏問題困擾。水務署對此在全港的食水分配管網設立約2400個「智管網」監測區域,每個區域的管網內均安裝監測和感應設備,記錄水流量及水壓變化等數據。配合以地理資訊系統(GIS)為核心的「數碼繪圖系統」,收集、存儲、綜合和處理所有供水網絡的地理空間數據。資訊數碼化更方便內部溝通,以監察水管更換及修復工程的最新進度;與其他部門和公共事業機構合作時,資訊流通便能更統一和便捷。
透過運用科技和資訊數碼化雙管齊下,水管爆裂個案由2000年的2500宗,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40宗;同期食水水管滲漏率由25%下降至14.4%,當局已訂定在2030年前把滲漏率控制在10%以下的目標。
不過,治理香港的地下水管滲漏仍存在挑戰,除山丘地形致供水水壓偏高外,擠擁繁忙的路面也增添維修難度。故此,當局除了使用先進科技管理水資源外,也需進一步加強與不同部門的協作,好讓水管滲漏問題得以全面改善。
撰文: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