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間土炮醫療科技初創的故事 創辦人因自身經歷創業

生物醫藥是港府重點發展的創科產業之一,創科局更是主動出擊,吸引海內外龍頭生科醫藥企業來港投資。與此同時,民間近年其實不乏土炮醫療科技初創,今期我們訪問的兩間初創,雖同樣劍指醫療科技,卻分別發展西醫和中藥的不同領域。其中一位的創業「初心」,出於屋企人經歷病痛折磨,在求醫過程中,發現可用科技減少來回折騰;另一位則讀完十年中藥課程,先發現行業以「經驗先行」,不忿氣之下找出科學驗證方法,結果成功另闢蹊徑。

HEALTH COMMON 兩位創辦人 Kenneth(左)與 Ivan。

一切由父親患病開始

今年 3 月 1 號,除了是香港全面取消口罩令的大日子,也同時是 HEALTH COMMON 成立的日子。Kenneth 是創辦人之一,本身是製作公司老闆的他,其實從沒想過要做醫療科技初創,一切要由爸爸患病開始,「當時他受到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困擾,公立醫院醫生開了藥給他,但服用了長時間仍然沒有好轉,結果由於排尿問題影響生活,而要使用『尿袋』,對老人家來說,身心也不好受。」早年做過記者的 Kenneth,於是拿出記者求真的精神,不停上網搜集資料,「過程中發現要尋找實用資訊並不容易,看完資訊後要作出合適醫療決定就更困難,尤其是並非每個人身邊也有朋友做醫生,要搵醫生獲取專業意見,時間及金錢決不可少。」

經 Kenneth 多番努力,終於找到醫生幫忙處方另一款藥物,令爸爸情況好轉,最後能夠拆下「尿袋」回復正常生活。有感並非每個醫療個案也如此幸運,Kenneth 遂與另外兩位有心人 Ivan 及 Brian 一起創辦 HEALTH COMMON,「坊間有好多醫療資訊平台,但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舉例說用家不會對所有健康資訊也感興趣,有人可能只想知道心臟病資訊,有些可能只想知道骨科或腫瘤科,於是在 HEALTH COMMON 登記成為會員時,會要求用家填簡單問卷,以便日後向用家推送最感興趣的醫療資訊;這方面要多得 Ivan 幫手,他是本地另一間初創 Lively Impact 的 CEO,專責開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應用,他於是將相關技術注入 HEALTH COMMON。」

不少醫生沒有主動分享醫療資訊的習慣,白白浪費了他們寶貴的臨床經驗,因而開設「醫護專頁」來鼓勵他們多與病人互動。

精準配對關心健康的人

由 3 月推出至今,HEALTH COMMON 已累積超過 1000 會員,Ivan 表示短期目標都是希望有更多會員及流量,「慢慢建立起病人的數據庫,未來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現時我們也會與 NGO 合作舉辦健康講座,他們選擇與我們合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理念相近,另一方面是覺得做得 HEALTH COMMON 會員的,也是對醫療資訊關心的人,透過會員數據精準找到對某類健康範圍特別有興趣的人,會令講座辦得更有效,日後當會員數量有一定定數目後,希望能迎來更多商業合作,這也是 HEALTH COMMON 未來的營運模式。」

不過要數 HEALTH COMMON 最大特色,Kenneth 不諱言是設有「醫護專頁」,「不論是專科醫生、註冊中醫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還是牙醫,均可以在網站開戶口,由我們真人確認他們的專業資格後,他們就可以在專頁中分享個人專業內的所有健康資訊,這個做法是針對身邊沒有醫生朋友的普羅大眾,可以利用 HEALTH COMMON 這個平台接觸到合適醫生,尋求專業醫療意見。我們的角色有點像為醫護人員設立社交平台,加強病人與醫生之間的互動,正如我們創辦時的理念:識醫・SICK 得醫,讓病人識得搵合適醫生,並且懂得問自己想要的醫療資訊,正向面對疾病。」

網站定期訪問不同專科醫生,解構各種病患的成因及治療選項。

讀中醫另尋出路

Filix MedTech 創辦人黃偉江最近於會展舉行的「美食商貿博覽」展出方案,即場示範如何應用近紅外線驗證中藥材。

1998 年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中藥港」概念,最後雖然無疾而終,但卻成功推動港大、中大、浸大三間大學開辦中醫課程,促進了中醫地位的提升。

當年身在銀行做資訊科技的黃偉江就認為機會來到,即刻報讀了港大的兼讀中醫課程,「銀行做 IT 的,去到中層管理層是樽頸位,很難再進一步。很多人會選擇等退休,但我卻想找其他出路,當時聽到大學開辦中醫課程,並且開放機會讓非從事中醫藥行業的人士修讀,本身就打算讀點 IT 以外的東西,於是決定一試。」

結果寒窗苦讀十年,還要犧牲大假前往內地實習,最後成功考取中醫學士及中藥碩士,毅然裸辭打算創一番事業。為安全起見,第一間創辦的公司還是離不開老本行,「做了二、三十年銀行,發現其中一個痛點是 KYC(Know Your Customer,認識你的客戶),銀行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為客戶進行背景審查,確保清楚了解客戶的資金來源,其實只要應用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技術,就能節省不少人手,於是創辦了一間公司,為銀行提供 KYC 數碼方案。」

可惜作為小型初創,要說服銀行採用他們的方案有一定難度,加上創業後遭逢疫情,連見客機會也沒有,如果不轉換想法,生意很難維持下去。「既然千辛萬苦讀了中醫,決定花點時間研究行業運作,發現市民去買藥材時,最難知道的是質量;為何店 A 的珍珠末會貴過店 B 的貨色,消費者就純粹聽從店員的『專業意見』,但實情店員也是靠經驗來判定,而這些經驗大多透過師徒制度來傳承,換言之難有方法去驗證。」

近紅外線成檢測關鍵

Filix MedTech 早前與馬來西亞一間沉香培植公司合作,以他們的方案來分辨沉香的真偽與品質。

發現這個痛點,黃偉江於是開始翻查文献,首先著手研究實驗室如何用化學原理及複雜儀器來驗證中藥,再想辦法轉化成消費級別的方案。「不少研究文章也提出,近紅外線照射到碳、氫、氧等原子時,光線吸收及反射的程度各有不同,於是忽發奇想會否透過收集光譜數據,可以測出中藥材的質素,甚至分辨它們的真偽?」

後來出席公開場合時認識了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中藥藥劑學課程講師周若龍博士,對方也認為此做法可行,促成他於 2020 年創辦 Filix MedTech。「消費級的外紅外線設備終究存在不足,所以要靠算法配合,這方面我最在行,然後再交由周教授的學生驗證,整套方案大致上開始成形。」

不過近紅外線針對的是有機物質,如果由礦物或石頭提煉出來的中藥材,現時仍未可以透過此方法來進行驗證,但黃偉江認為只是時間問題,「除了近紅外線外,世間上還有其他光譜,食物、化妝品等也可以通過不同光譜來驗證真假,最近我們更與房協合作,研究用其他光譜來檢測混凝土等建築物料的成份。現時中藥材驗證後的光譜資料,我們會儲存到區塊鏈上,其中天大藥業旗下的醫館正採用我們的技術,讓客人購買藥材時能夠即場睇到成份及質量,日後中醫藥零售就不像傳統般單純依靠店員經驗來區分品質,特區政府近年努力將香港打造成檢測驗證中心,我相信 Filix MedTech 正好能為每個場景提供技術來分辨真假。」

記者:張康靜

編輯: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