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移英港人初創培育計劃 總投資⾦額 48 萬英鎊 成功可獲最少 5 萬英鎊

香港商匯共同創辦人 Puifung Leung(左一)培育計劃總監 Eric Yung(左二)本月 8 日於倫敦宣佈「在英港⼈初創培育計劃」(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突然收到一條來自 Eric 的訊息,告知我他作為總監,將於幾日後發佈一個專為港人而設的初創培育計劃的發佈會。我於香港認識 Eric,曾與他一同參與過 ICT Award 評審工作,共同「見證」了不少初創企業的參賽簡報。除了是一位創業者,Eric 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此次發佈會地點選在英國倫敦,也令人頗感驚喜。

成功獲最少 5 萬英鎊

跟香港許多同類「元祖」培育計劃很相似,參與者可以參加專業導師主持的工作坊,學習改善商業計劃書和向投資者推銷的技巧。而不止如此,參與計劃的創業家還能免費參與交流活動,擴展他們的商業人脈,有機會與潛在投資者接觸、並獲得至少五 5 萬英鎊的初創資金。整個計劃的目標總投資額更將高達 48 萬英鎊。

而且從第一次培育計劃簡介會上的觀眾來看,香港人在英國已經涉足不同職業或行業,從 IT 到飲食,乃至房地產業都有。

為深入了解這計劃,我特地訪問了參與第一次簡介會的陳先生。作為一名在英國經營中小型房地產業務的創業者,他分享了自己的創業題目及希望如何藉由這計劃,在英國建立關鍵的商業網絡。

擴商業人脈覓投資者

「在香港,房地產行業的門檻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但實際上,如果你只是一個小規模的發展,例如與土地相關的交易,除非你是原居民,否則很難涉足。但在英國,由於人口眾多,土地寬闊可自由交易,入行的門檻就相對低一些。所以,我想藉著這個機會來鍛鍊一下自己,已成立公司在英國買地建屋。」

關於這計劃,陳先生認為它的真正價值,在於提供實用的商業知識和擴建本地商業網絡,而對他而言,他認為此計劃不僅可以幫助初創找到客戶,更重要的是找到合作夥伴和投資者。

「我認為這計劃能發掘那些真心想在英國開展業務的香港人,同時也有助於那些希望進入商業領域但不知從何開始的人。」

Eric 曾多年於科大為 MBA 和碩士學生舉辦講座和研討會,亦會提供 1 對 1 的創業輔導(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歡迎不同行業創辦人

近年超過 16 萬香港⼈透過不同途徑申請移居英國。早前有調查結果顯⽰,近 3 成受訪的移英港⼈計劃在英國創業或經已開展業務,跟筆者近距離觀察的印象相乎,但當然,這裡所指的創辦人,並非以科技為主的題目,也可以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大小生意的老闆,筆者認為叫做「中小企培育計劃」,其實也未嘗不可。

主辦此計劃的香港商匯成立於 2021 年,是一個獨立的國際商業組織。它致力於協助各種規模的香港相關企業,並在英美的貿易發展中保護他們的利益。根據其官方網站,他們的目標是透過提供策略咨詢、聯繫與合作機會,幫助香港的企業家在英美市場取得成功。

培育計劃總監 Eric 是音樂家和科技專家的結合體,他本身是音樂初創公司 Playnote 創辦人。此外,他曾擔任資訊科技界選委和聲蜚合唱節董事,目前還擔任香港無線科技商會的法律顧問。Eric 過去經常作為科學園初創接受香港媒體的採訪。

助力踏出第一步

筆者在英國的幾年觀察,英國這邊的「初創」生態(筆者的圈子以科技為主),對於新來的香港人來說,要建立當地的社群網絡並不容易。即便參與各種大型科技活動,如倫敦科技週,也可能不達預期效果。但若有專為香港人而設的創業培育計劃,那確實可以為整個社群帶來巨大幫助。

作為一位長期參與創業活動的專業人士,Eric 看到了移英港人創業面對的挑戰,以及幫助他們跨出第一步的迫切需求。因此,當香港商匯提出這個創業培育計劃的概念時,他毫不猶豫地參與了其中。「我們希望這個計劃能夠引領更多的香港人走出舒適圈,嘗試在國際市場打開新局面。」

早前有調查結果顯⽰,近 3 成受訪的移英港⼈計劃在英國創業或經已開展業務(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歸零重新開始,包括初創社群

其實「移民」本身就係一個「創業」過程,初創培育計劃與新移民創業,可以是有機結合原因:兩者都係面對新挑戰,需要主動出擊,不斷試錯,從中學習並站穩,逐步創建自己夢想。

筆者居英一段時間,身邊不少創辦人朋友、定期搞私人聚會都有,但針對港人的公開招募的正式初創培育計劃,至今還是第一次。個人感覺是彷彿時光倒流,回到香港當年(十幾年前)有第一個 startup incubator 的時間,例如最早期應該是 StartupsHK 和 CoCoon 的那些聚會和比賽。

讓一切歸零,重新開始,踏上新旅程,這感覺真好!

編採: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