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時代(二十):發展岩洞的可用空間

岩洞可提供額外的土地供應,是人口稠密城市應對土地短缺的方案之一。如芬蘭用岩洞建成可容納1,000人的游泳館;美國密蘇里州的24萬平方米岩洞,設置倉庫、物流中心和製造工場等。

而過去數十年,香港也進行過多項地下空間研究,大多與岩洞有關。到2016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的《岩洞總綱圖》,劃定全港共48個可供發展的策略性岩洞區,涉及範圍達4,500公頃,面積超過半個香港島。

其中港島區佔11個地點,分布在摩星嶺、寶馬山、薄扶林及鴨脷洲等;新界區地點更多、更廣泛,共有31個分布在青衣、大嶼山小蠔、屯門藍地及沙田亞公角等,每個地點面積由20200公頃不等。不過,這些發展計劃到2020年也只完成了4項。

畢竟發展岩洞所需的建設成本,一般較在地面進行的工程高出數倍。立法會秘書處2020年的研究提到,由於複雜性高,一項典型岩洞工程的成本可達每平方米7.7萬元(對比金鐘政府總部工程每平方米的1.46萬元,足有5.2倍)。加上,數據不足致令地底狀況不明是發展地下空間的其中一個主要障礙,這包括基岩及土質狀況不明,未能確定淺層地底鋪設的地下公用事業設施及其分布等。

其實,若政府能廣泛製作及應用三維(3D)地底環境地圖及模型,並採用地理資訊系統(GIS)配合地理人工智能(GeoAI),可有助發掘更深層次的資訊,建立更精準的預測模型,在規劃及發展時便大幅減低風險。

除此以外,當局也應釐清地下土地擁有權,並要為選定地區繪製地下城市地圖,務求令本港地下空間的運用達致最理想的成效。

 

撰文: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