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4.0 (廿六):環保建築有助減碳排放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建築物目前佔全球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近四成。隨著全球城市人口急速增長,預料跟建築物相關的碳排放量,將會與日俱增。

香港作為其中一個全球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每年新建大廈超過500幢。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指建築物佔本地碳排放逾六成,比全球平均的四成要多一半,建築工程所產生的碳排佔當中近兩成。可喜的是,香港早有推行「綠建環評」(BEAM Plus),鼓勵業界在建設工程中加入環保元素。自2011年起,本港註冊登記為「綠建環評」(不等同獲認證)的建築有2000多幢。

然而,環保建築雖受客戶歡迎,但成本卻偏高。香港測量師學會在2017年的研究,參考全球多地,包括日本、紐西蘭、新加坡等地的例子,發現綠色建築項目的成本平均貴34%,令不少地產商卻步。為此,各地同業都紛紛尋求既環保又低成本的建築方案。

外地如芬蘭、挪威和瑞典,便有近一半新房屋以預製方法(prefabrication)組裝合成,此建築方案的好處是,組件生產可與地基工程同步進行,加上裝嵌一個樓層一般僅需數天,組裝合成法不僅可把施工期壓縮最多近半(如大埔白石角的創新斗室),同時減少達85%的建築廢料浪費、5%的能源消耗量及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原來預製組件早在香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牛頭角下邨時已經出現,惟當時遇上不少挑戰。隨著科技進步,這類型的環保建築技術也相應提升,我相信日後業界可以運用更多環保的方案建造和管理樓宇,減少碳排放,共同建設更有智慧的綠色城市。

撰文: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