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看懂區塊鏈

我們經常說區塊鏈日後將會融入我們每一日的生活,但大眾對區塊鏈仍然一知半解,為甚麼區塊鏈發展至今已經超過十年,仍是一個看似熟悉,但陌生的一個名詞?更重要的是區塊鏈究竟是甚麼?

最早的區塊鏈概念,由區塊鏈之父 Scott Stornetta 及 Stuart Haber 發明,早在 90 年代提出用時間鏈來解決文件認證的構想,其後再結合由 Ralph Merkle 發明的 Merkle Tree(資料驗證結構),在 90 年代末,作了一個無法竄改文件時間的記錄,成為史上首個區塊鏈。

其後比特幣於 2009 年誕生,價值大升帶來知名度大增,結果卻紅了比特幣,但大眾對區塊鏈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了解仍然少之又少,甚至誤認為比特幣就是區塊鏈。直至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與日俱增,大眾才對區塊鏈這個名字有所聽聞,但對其用途仍一知半解。

說到底,區塊鏈是甚麼?IBM 將它定義一個共享、不可篡改的賬本。這個解讀與比特幣不無關係,比特幣發展的原意就希望透過採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生產及轉移,其中並沒有中央的發行機構(央行),及中介機構(銀行)。由於主體是貨幣,用作記錄交易的自然是賬本。

至於共享這個特性,是區塊鏈的本質使然。由於區塊鏈背後是透過使用密碼學產生資料塊(用作記錄賬目),新增資料塊總能連結到上一個區塊的資料形成一條區塊所有交易歷史都會儲存在每一個區塊上,形成區塊間的共享,全部交易都可追蹤,而密碼學中的演算法則確保交易記錄無法篡改。

不過,所謂的「不能篡改」是有條件的。所有區塊鏈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共識機制,例如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 (PoW),而這共識機制也有可能被打破,就是當機制裡超過 51% 的投票權都被惡意參與者控制。在一個公開而多人參與的區塊鏈上,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使惡意參與者最後能「得手」,單一的襲擊成功有機會帶來的整體虛擬貨幣信心打擊都可說是得不償失。這種機制塑造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

區塊鏈最早廣為人知的用途在比特幣,所以區塊鏈在加密貨幣板塊得到迅速發展。其不能篡改、不能刪除,可以追縱的特性,加上只要確保輸入的資料準確無誤,就可以加快商業上的必須程序 —— 這就發展出智能合約只要滿足預定條件,合約可以自動執行,免去人手處理可能出現的錯誤,同時亦加快合約履行的速度。智能合約則促成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出現。DeFi 平台推出各種金融服務,例如可以讓用戶向其他用戶借出或借入資金交易加密貨幣,也可買賣不同金融產品等所有服務都不需要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商作為中介。

用戶在區塊鏈上的身份認證就是公鑰(Public Key),這是唯一可用作識別區塊鏈網絡參與者的資料,而每個用戶都有一條獨有的私鑰(Private Key),公私鑰結合使用作加密及解密,以及身份認證。如此免去傳統中介最重要的 KYC 工序。

區塊鏈可以儲存的當然不單止賬本,基本上所有資料都可以儲存,因此從本質上它屬於資料庫機制,各行各業都開始逐步採用例如在醫療行業中可用來追蹤藥物來源、在物流行業中則可追縱貨物移動加上智能合約,更可以在貨物到達港口的一刻,就自動轉賬付款,諸如此類。

現時區塊鏈應用仍在發展階段。因為每個行業的商業運作都可能涉及中介、信任問題、資料共享等此,不同行業的公司都可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區塊鏈,再配合不斷的研究及推動當行業將區塊鏈應用在不同的情景上,解決現有的運算限制,區塊鏈將融入我們日常生活。

區塊鏈科研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Jase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