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新一代的互聯網用戶已經不知道甚麼是 URL。第一次聽到後我的反應首先是驚訝,但隨即又覺得十分合理,Instagram 等主流「A-P-P」,扭盡六壬把用戶困於單一應用內,像 Matrix 般讓用戶感覺嗨嗨,忘掉馳騁於任何網站的自由世界,不需再輸入網址,自然不需要知道 URL 為何物。
缺乏了網址這概念,很多人想要分享畫面內容時,動不動就截圖轉發,捨易取難——難是對接收一方而言。試過很多次,對方提供地址,不是給可以 deep link 到 Google Map 的鏈接,甚至不是文字格式的地址,而是一幅截圖,表面上一清二楚,處理起來卻煩死人。
稍微扯遠了,想聊的其實是曾經紅極一時的「bookmark 神器」del.icio.us。老一(十?)輩的網民一定聽過 del.icio.us [1],甚至跟我一樣是忠實用戶。然而,URL 的存在感尚且越來越低,專門用來儲存 URL 的工具命運如何,答案呼之欲出。
del.icio.us 由 Joshua Schachter 和 Peter Gadjokov 於 2003 年共同創辦,對準了在互聯網資訊大海中儲存有用網頁的需求,發展迅速,於 2005 年出售予 Yahoo!。剛才笑我古代,同樣離當代互聯網用戶很遠的你,有沒有想過,新一代乾脆連 Yahoo! 也沒聽過?為新一代讀者科普一下,Yahoo! [2] 曾經是最大的網站索引和搜尋服務,不過更為人「津津樂道」的也許是它的另一個身分:產品殺手。互聯網收購合併史上,但凡是 Yahoo! 選中的項目,無論產品多出色,總是難逃走下坡甚至被消失的厄運。
del.icio.us 沒有例外,2011 年被轉賣,後來多番易手,最後於 2017 年融入 Pinboard 並消失。
del.icio.us:Web2 的極限嘗試
雖然不復存在,del.icio.us 依然稱得上是整個 Web2 歷史上的劃時代產品,不僅解決了當時的一大需求,讓用戶輕易儲存書籤及加上標簽,而且這些「知識足跡」預設公開,幫助所有用戶發現特定主題的相關內容,推動開放內容與知識傳播。
雖然我很喜歡 del.icio.us,但還是認為它有幾點不足之處。
一、就算不是 del.icio.us 的用戶,也定必遇過這種情況:網頁是存好了沒錯,卻都變成 404 了,Page not found。互聯網本來就很動態,個人、技術、商業、政治,各種原因都會讓網頁搬家或關閉。書籤整理得有條不紊,但被標示的「書」卻已經不存在了,這是 del.icio.us 鞭長莫及之處。
二、如果你是 del.icio.us 的老用戶,則會跟我一樣,隨著它關門大吉,失去多年來積累的書籤與標簽。這次是反過來,「書」可能還在,但不知道往哪裡找。
三、無論有多少人把一個網頁存為書籤,對應的作者都得不到任何報酬。
以上並非批評,在 Web2 的基建下,del.icio.us 已經把網頁書籤演繹得接近極致;只是作為一個特定時代的產品,免不了受當時的技術和生態所限制。
與其說以上三點是 del.icio.us 的不足,還不如說那是 Web2 的缺失。基建還不允許用戶永久保存內容,也不能「擁有」;也還沒有內建於生態的機制,用作儲存和傳遞價值。Web2 年代的產品設計師,面對以上幾點可謂「無毯無扇,神仙難變」。
隨著 Web3 的基建日漸成熟,Writing NFT 的誕生,延續 del.icio.us 的使命。
Writing NFT:一按永留存
首先,Writing NFT 的持有記錄,是寫於區塊鏈而非服務商的自家數據庫,而區塊鏈由眾多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節點分散式儲存,避免資料隨著個別服務商的發展、決策,或者因為其他外部原因而消失。換作技術的說法,這是把例如內容網址、作者等元資料(metadata)儲存於區塊鏈,不可竄改,這也是所有 NFT 的基本功用。
但是,只有元資料上鏈的話,當儲存的網頁下架,還是會重蹈 del.icio.us 覆轍,書籤在,內容卻變成 404。不妨想像,假如幾年以來你存了大量香港公民媒體網頁的書籤,現在打開會是甚麼狀況。考慮到這一點,在鑄造和出版每個 Writing NFT 時,程式碼會把全文和圖片等內容同時儲存於「分散式硬盤」IPFS 和 Arweave,即使原有網頁被下架,用戶依然可以透過世界各地的節點讀取內容。
在紙張印刷的年代,一大疊《蘋果日報》,不見得每一篇都值得保存,但凡遇上未來有參考價值,或者值得留念的報道,我會剪下來留存;現在《蘋果日報》沒了,我的剪報還在,沒有隨着公共圖書館的典藏被奪走。Writing NFT 就像數位剪報,一旦鑄成了,就能確保即使有朝一日網站消失,收集下來的網頁依然能繼續留存,以收內容保育之效。
雖然使用場景是模擬物理世界的剪報,但 Writing NFT 加上了自動定價,價格從現值一個「斗零」[3] 的 8 LikeCoin 起步並隨著銷量提高自動漲價,讓作者能透過剪報的過程獲利,甚至連眼光獨到,早人一步收集到優質報道的「內容伯樂」,都有機會在往後 Writing NFT 轉手的過程中分潤,形成一個內容生產、策展、收集的良性循環。
Writing NFT 是 Web3 年代的 del.icio.us,以區塊鏈為基礎建設,再一次演繹網頁書籤,延續 del.icio.us 未竟之志。
高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