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平衡術」

在後疫情時代,數碼科技應用已成爲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2022 年全球數碼轉型預測》,於 2022 年,過半數的全球經濟投資是基於數碼化。為保持競爭力,各行各業紛紛實踐數碼化轉型及增加對數碼化工具的投資,顯示數據將急速增長,網絡訊息互聯互通和分析能力的需求更是大大提升,同時亦加速數據中心的發展。然而,數碼化時代背後涉及數據中心的碳排放及電力消耗,可見業界對保護環境的工作實在任重道遠。

近年全球對保護環境的意識日漸加強,面對各持份者包括投資者、監管機構、以至消費者的要求與壓力,數據中心營運商開始著重可持續發展,朝零碳排放的方向進發,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亦透過提高能源效益而降低營運成本。然而,過去業界一直欠缺一套明確且標準化的指標評估能源使用,企業無從進行有效的比對;再者,數據中心營運商要推動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必須有一套可供測量及評估數據中心對環境影響的通用指標,以及企業對天然資源及環境所造成的消耗和影響納入考量項目。

於 2007 年,致力推動數據中心和商業運算生態系統改善能源使用之效益的全球性聯盟組織 The Green Grid,提出能源使用效益(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PUE)指標,助業界投入綠色技術及資源時,數據中心營運商亦能清晰其能源的使用情況,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五大可持續發展指標

近月施耐德電氣研發了一套全方位的數據中心可持續發展框架,將可持續發展指標劃分成五大類別並提出 23 個關鍵指標,讓處於不同可持續發展階段的數據中心營運商所應用,以統一的可持續指標協助數據中心營運商進行追蹤及報告。

指標旨在量度企業於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用水、廢料,以及土地及生物多樣性等數據,除了能促進內部團隊作出一致改善,同時亦可加強對客戶及監管機構等外部持份者的透明度。透過建立有效的框架,數據中心營運商可免卻使用不同指標所定立的不同標準、加強內部團隊的溝通及協調,使其專注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可根據數據制定策略以改善營運;亦可為外部持分者,如投資者、監管機構、員工等定期提供整合報告,並符合全球同業基準。

面對數據中心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挑戰,優化數據中心的可持續性將成為管理者的重中之重。通過善用嶄新科技及方案,數據中心營運商可依據一套明確且標準化的指標以評估能源使用,更有效地控制其能源效益,協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撰文:施耐德電氣(香港)關鍵電源業務總監李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