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技(Art Tech)這個字,近兩年出現的密度很高,先有去年特首《施政報告》提及,要在未來大力推動藝術科技,並將 2023 年正式啟用的東九文化中心定為試驗場地(testbed),讓從事 Art Tech 的科技公司或團體試用新技術。
今年亞洲首個大型 Art Tech 體驗展 Digital Art Fair Asia(DAFA)亦剛於9月30日登陸香港,加上近日 NFT 在本地掀起熱潮,藝術科技突然像大有可為。今期我們訪問兩間從事藝術科技的公司,碰巧同樣在連藝術科技這個字還未出現的 2015 年成立,由無 Art Tech 到如今備受追捧,他們坦言心態決定一切,對藝術及科技有什麼看法,最終會影響到一直要走的路。
以藝術 + 科技來設計產品
進入其辦公室,耳畔傳來悅耳悠揚的音樂,以為去了高級靚聲音響店,但舉目四望卻見不到任何喇叭。創辦人林旭(Stephen)笑言這正是他們研發多年的絕技,「聲音來看油畫背後的專利電子零件,透過振動油畫布發聲,由於只有 3cm 厚,音質較佳的揚聲器單元體積都很大,難以收藏到畫中,如果要犧牲音質,單純將手機用的喇叭放進去又非我所願,結果索性不加任何單元,單純靠聲音最原始的振動原理來發聲。」
也因為這個堅持,結果 Stephen 與團隊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研發,「最初試用玻璃做物料,但發覺要很高的技術,才能令之承受到振動而不會爆裂,結果會令喇叭造價很貴,於是研究差不多兩年後最終放棄,轉為研究纖維布料,可惜並不是所有布料皆帶來理想振動效果,於是又多花兩年時間不斷試錯,最終2019年才成功完成第一件產品,定名為 VisualSonic,寓意『讓音樂變美麗』。」
花這麼大力氣,投入大量時間及金錢去做一件產品,背後原因來自 Stephen 的不甘心。讀產品設計出身的他,十多年來一直為大品牌如 Disney、Vodafone 等設計電子產品,產品即使熱賣也與他無關,而且話事權永遠在品牌那邊。
「你跟對方建議,產品噴一下油會美觀一點,他會說成本考量下不容許這樣做。又或是你說一直這樣做沒有創意,想作出新嘗試,或加入新技術,對方就會說市場受落原有設計,新設計會過於冒險,也沒有資金研發新技術,結果就是不斷重覆自己,去賺取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
換着是其他人,大概已覺得這樣做下去已不錯,但Stephen卻並非這樣想,「我工作的年代沒有 ArtTech 這個字,但我在做的正是藝術科技:既要產品設計美觀,也要它在功能上蘊含最新科技,基本上已是 ArtTech 的結合。其實早已習慣幫品牌做嫁衣裳,但去到改變設計抑或提升技術也不可行時,Art 及 Tech 兩頭不到岸,不如自立門戶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ArtTech 項目。」
用科技推廣本地藝術
本來 Stephen 原意只是做一個喇叭,變成油畫喇叭卻緣於一次不開心的經歷,「研發喇叭期間,經過跳蚤市場,見到同事在賣畫,那位同事藝術天分很高,畫作水平也不俗,但礙於跳蚤市場的消費能力,只能以較平的價錢賣畫,那一刻覺得真的很悲哀。香港與紐約、倫敦並列全球三大藝術品拍賣中心,但本地藝術家卻連搵食也相當艱難,於是回到公司即與團隊開會,想想有什麼方法去幫忙推動本地藝術。」
當時喇叭研發已幾近尾聲,又要多花半年時間,研究如何多加一層布印刷油畫,Stephen覺得也值得,「Art Tech 其實很難定義,從廣義來看,電視機、收音機、手機都是藝術科技,兼顧設計與功能,但我覺得真正的 Art Tech 不止於利用科技將設計活現,最重要是用科技推廣藝術,甚至解決到社會上藝術發展的難題。」
現時 VisualSonic 與過百位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合作,將他們的畫作變成喇叭,雙方再就喇叭售出後的利潤分成,Stephen 說最難忘是與馬榮成的合作。
「我不認識他本人,是他親自找我們合作,其中一款喇叭要多次打辦,為的是要呈現聶風頭髮的飄逸感覺,最後他也滿意收貨。馬先生跟其他合作的藝術家均一樣,他們不太會計較喇叭的分成,只着重個人作品在 VisualSonic 上如何呈現,那是一種心靈上的追求,感覺上是畫作在另一個地方重生,每次見到他們滿意的目光,我更確定產品發展方向沒錯。」
Stephen 最後更笑說,如果要你在尖沙咀或旺角買一幅畫回家,霎時間未必會想到哪裡有畫廊,但卻可在電器店及精品店中,選擇合適的 VisualSonic 回家掛起。這種將藝術普及的做法,應該遠比任何藝術科技的政策來得有效。
科技與藝術完全銜接
離開 Stephen 的辦公室,IOIO CREATIVE(十下創作)的工作室裡,他們設立了一個《預備,3…2…1……笑》實驗項目,公開邀請不同人參與,每15個人一組拍攝兩張團體照,一張由真人攝影師操刀,另一張由電腦程式拍攝,從中探討影像生產於個人及群體中的敘事空間。
IOIO CREATIVE 創辦人之一劉浩知(Hochi)表示,他們每次做多媒體項目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要為觀眾帶來新體驗及驚喜,二是要令參與的人感到好奇,以這次項目為例,他們會疑問電腦如何拍攝一張照片,人面識別又如何運作,聽到這些提問,我們才認為合格收貨。」
即使成立了六年,Hochi 強調他們每次參與項目也有很多不明朗因素,靠摸索向前行,「不敢定義我們是否正在做藝術科技,只是見到近年多媒體應用愈來愈多,才決定成立公司嘗試一下。我們與其他同行不同的地方,是大多公司會將藝術與科技分成兩隊人馬,再由項目總監串連兩邊,但 IOIO CREATIVE 卻希望所有同事兩邊均有涉獵,於是每決定下一步時,兩方面都考慮到,不存在要犧牲哪一邊,最後科技與藝術可以完全銜接,成功利用兩者來說故事,才算是成功。」
IOIO CREATIVE 起初集中火力主攻博物館及遊樂場等項目,好處是規模大兼包容度高,團隊發揮空間較大,結果慢慢讓人見識到他們的功力,開始有商業客戶與他們合作,例如國內萬科地產邀請他們到福州一個新樓盤的體驗館,製作一隻 4×4 米的機械鳳凰,隨立體投體短片做出不同動作;去年青衣城也邀請他們設立裝置「聽風的森林」,110 組風動燈光感應裝置感測到微風,會發出音樂及色彩光影,讓遊人聽見風的聲音;恒生銀行也在分行用他們的技術,建立一幅互動牆,類似商業合作愈來愈多。
互動體驗永遠最重要
不過商業合作以外,公司卻定期會做不同實驗,今次由東九文化中心支持的項目就是一例,Hochi 解釋,「從事藝術科技可能跟其他科技有所不同,要涉獵的知識範疇可說是無邊無際,有時甚至連人文科學也要關心,所以只要公司有時間及資源,會容讓同事去做更多富實驗性質的東西,最重要是培養好奇及探索的心,日後才能做出別出心裁的設計。」
他也坦言並非所有藝術均適合以科技表達,「有時客戶來到,聽完他們的簡介及期望後,我們可能會反建議轉用傳統方法表達,因為所有藝術科技項目首要條件是要有互動性,如果沒法子令事情有新的互動體驗,情願不勉強去做。」
對於政府推動藝術科技,Hochi認為平常心看待,「在香港,任何潮流也很短暫,早幾年 teamLab(日本一間數碼藝術內容製作公司)在香港也曾掀起熱潮,熱潮過後又轉趨平淡,政府有政策推動必然是好事,但長遠來說隨着AR及VR普及,多媒體藝術的發展只會愈來愈多。」
採訪:特約記者
編輯: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