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今次針對資訊科技發展的篇幅比較多,其中提及政府在四年間投放超過 1,300 億元推動創科發展,包括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設立兩個「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
「我現建議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林鄭月娥並建議為科學園擴展,計劃將提供 88 公頃新土地,主要用作創科發展。
資訊科技相關重點:
- 建設「智慧港口」、發展高增值物流及海運業務,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內外的連繫;
- 通過「商業數據通」,利便中小企向銀行融資;
- 通過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設施、推動研發、投資科技、進行再工業化及支援大學科研,建立完整的創科生態圈;
- 更新版權制度以配合數碼環境;
- 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投資 1,000 億元於基礎設施建設。
金融科技
推動跨境金融科技,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站式沙盒聯網,利便粵港澳三地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智慧港口+商業數據通
推動航運和港口業於業務流程和運作上應用數碼科技,建設「智慧港口」,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
物流方面,將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並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目前貿易流程以紙本為主,數據分散儲存,銀行難以收集和核實資料,令中小企長期面對融資問題。
為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構建「商業數據通」,建立平台促進數據安全共享,預計明年投入運作。這項全新的金融基建設施可統一對接銀行,企業能通過這個平台授權付款系統、公營機構或公用事業等服務提供者,向銀行提供數據,讓銀行對企業的營銷狀況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企業提供抵押品的需要。
科學園
報告建議政府應馬上研究為科學園擴展。為此,政府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 88 公頃新土地。
報告又建議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創科發展,強化東部走廊地區以創科為主要經濟功能,同時應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的公共交通接駁。政府會邀請港鐵公司,研究以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
數碼港
數碼港第五期工程已經展開,可於四年內增加超過四成總樓面面積。
長遠而言,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建議升格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洪水橋╱厦村會擴大範圍至流浮山,可考慮在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的地方,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
河套地區
研究加快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在《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 240 公頃。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 540 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
大學科研
為鞏固香港在基礎研究的領導地位,原則上接納港大和中大的建議,為兩所大學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別於薄扶林為港大預留 4 公頃,現屬「綠化地帶」的土地興建深科技研發大樓,並支持中大在中大醫院附近 2.5 公頃,主要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的土地,設立研究設施和擴充中大醫院,同時改善現有東鐵大學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泊車設施。
政府亦會支持香港理工大學,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資專上教育的紅磡灣校舍,進行學術和研究發展。
工業邨
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分別於明年中和 2023 年完工。業界對這兩項設施反應理想,已邀請科技園公司開始構思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推動研發
林鄭月娥認為香港應回應國家所需,進一步發揮本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優勢,並建議在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
新田科技城將可為相關的科研及先進製造業提供土地。
要求食物及衞生局、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全面檢視現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投資
政府的「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連同風投基金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至今已有 11 個共同投資夥伴。科技園公司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及數碼港的「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已把投資範圍擴大至 A 輪以後的融資。
去年從「未來基金」撥出一成款項,成立「香港增長組合」投資組合,策略性投資於「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創科是其中一個目標行業。
政府會透過合適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作為夥伴進行相關投資。
科技園公司亦會成立「大灣區創科快線」,全方位培育初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