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 Mirror 同 Error?後生仔女拒絕躺平 創業功過重新定義

自從 Mirror 跟 Error 爆紅、姜濤成為叱咤我最喜愛的男歌手,世代之爭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再掀起激烈討論。

當世界出現「躺平主義(或曰瞓低主義)」,認為拼命工作沒有意義,倒不如保持低慾望低消費的同時,本地仍有不乏年輕人勇於創業、用力「掙扎」,但他們亦難免被受質疑。

再者,社會對初創成功的普遍定義,大多取決於融資金額及能否上市等刻板想法,年輕人營運初創時,又會否受這些世俗規條所限而影響發揮?

(左起)Zunosaki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Alvin Cheung、Dayta AI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Patrick Tu 及 AnyoneLab 聯合創辦人 Rebecca Leung。

Rebecca:想幫人數碼牧民

今次請來 AnyoneLab 聯合創辦人 Rebecca Leung、Dayta AI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Patrick Tu,以及 Zunosaki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Alvin Cheung,由三位廿多歲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的創業目標,以及對成功的定義。

三位之中以 Rebecca 最早創業,未夠 20 歲已與朋友創業,目前 AnyoneLab 已是她第 N 間初創,「最初創業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賺點錢去旅行,不過隨着年紀漸長,心態也開始轉變,現時覺得幫到別人最重要。」

Rebecca 說自己未夠 20 歲已創業,曾經有段長時間懷疑自己。

AnyoneLab 是她的新想法,作為數碼牧民(Digital Nomad),有感於在不同地方工作的不便,因而成立 AnyoneLab 提供各式工具,協助遙距工作的人。她坦言並非所有人均適合創業。

「很視乎你的性格是否有創業家特質,不過最重要是,如果你覺得不去創業會後悔,就不如豁出去先做,我最初也是奉行 learn by doing 的原則,連產品線框稿(Wireframe)也不懂,要上 Google 自學,最重要是選擇了創業路就不要怕,總有方法去面對。」

Patrick:創業唔比打工輕鬆

對比起 Rebecca,Patrick 創業路就沒有那麼簡單直接,目前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商舖 CCTV 影像,計算人流分布及消費行為,協助商鋪改善營銷策略提高生意額,但這與最初創業的方向相差十萬九千里。

「大學有幫人補習,臨近畢業時開始思考未來工作,發現即使如何勤力,一對一地補習始終收入有限,因此想開發網上補習平台,心想可以同時應付更多學生增加收入。當時有位中學同學懂人工智能,於是與他一起創業,打造 AI 教育平台,推出一段時間後想找投資者,卻只對 AI 部分有興趣,結果要捨棄教育的方向,發展成現有方案。」

正因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提醒想創業的要深思熟慮,「跟 Rebecca 說法一樣,創業者往往有些特質,很快認清創業的機會在哪裡,但別以為創業是件很美好的事情,過程不比打工輕鬆,最重要是要了解市場,很多人創業時以為自知市場的痛點,最後卻發現根本該痛點並不存在,走了很多冤枉路。」

Alvin:後生仔無嘢好輸

Rebecca 及 Patrick 大學未畢業已創業,Alvin 卻走另一條路,工商管理畢業的他先到大型跨國公司擔任見習行政人員(Management Trainee),工作三年後才創立 Zunosaki,研發復康機械手 HandyRehab,為中風病人重新訓練肢體機能及恢復肌肉活動能力。

先工作後創業,但他透露當時想法仍然覺得創業要趁早,「安安定定在機構內工作,十年八載後爬升到中高管理層位置,薪優糧準的話,更加難以拋低所有出來創業。如果屋企條件許可,年輕的好處就是機會成本低,沒有東西可以輸,愈遲創業只會愈難開始。」

Alvin 指出最初因為有家人中風,才啟發他開發復康機械手 HandyRehab。

很多人會說經濟環境不佳,並非創業良機,Alvin 卻不是這樣想,「其實經濟轉型才是機會,你看去年疫情電子商貿增長有多驚人,就知道有危才有機;反而現時租鋪等財務成本調低,變相令創業所需成本下降,我覺得才是創業的最佳時機。」

用實力消滅質疑

三位年輕人坦言,在創業路上屢次受到質疑,不過 Patrick 說基本上這些質疑沒法避免,能做的就是以行動來證明,「最初做網上教育平台,老師看完示範後大多讚好,但最後都未必會採用,因為怕你三個月後會執笠,那一刻其實怎樣解釋也沒用。

「你唯有默默地做給他們看,花時間去取得他們信任。後來轉型到商場人流分析系統時,面對的質疑聲音更大,因為客人都是大型的零售或地產商,會覺得你毫無經驗,於是你更要用數據去說服他們,試過有次客人表示他們正採用的日本人流分析系統,準確度高達七成,於是我們即場示範自家系統,結果準確度高達 98%,所有質疑的聲音,一下子就消失了。」

Patrick 說常有客戶質疑他們的能力,最佳方法也是用數據來說服對方。

Alvin 也認同 Patrick 的說法,時間永遠是說服對方最佳的方法,「一開始已經預了要做四至五年以上,才會見到成效,有幸是結果比想像中快,但最重要是你清楚自己在走的路,千萬別在過程中迷失方向,不停反思花這麼多時間是否值得,每次見到病人用我們的產品,病情有所改善,甚至有時會收到他們送來蛋撻多謝我們,就知沒有走錯路!」

「任何年代都總有『老屎忽』,也總有『廢青』這些標籤,但身邊同齡的朋友不少也很勤力,在做很多事情來貢獻社會,如果你總是聚焦一小撮人,然後批評這一代人不濟,那是你心態及眼光有問題。」

面對批評,Rebecca 也曾不懂應對,壓力大到有幾個月身體出現失眠及輕微厭食等問題,後來除了靠平衡工作與休息時間來舒緩問題,也慢慢調整心態。

「以往對於老一輩議論今時今日後生仔怎樣不濟,大多採取置諸不理的心態,但現時會嘗試去理解,因為同理心對創業來說很重要,要明白客戶想法,才能做出好的產品,我也希望了解上一代的想法,並且到我管理更年輕的 Gen Z 同事時,會提醒自己別犯上同樣的錯誤,一代人終須老去,未來始終是屬於年青人的。」

成功與否由自己定義

三位年輕人均認為,世俗對成功的定義,不適用於自己身上。

能戰勝世俗質疑,三位年輕人對於創業成功的定義,也當然與傳統想法有別。Alvin 的定義最浪漫,「如果有一天我的公司或產品消失,然後有人感到可惜,那就代表我們在其他人心中有個位置,我覺得那已是成功。」

Patrick 則說十年前已有人問過對成功的定義,「那時我還是個中三學生,但答案至今也沒變,就是盡了最大努力就已是成功。每個人的高度也不同,等於爬一座高山,有人爬到 2000 米山頂,覺得很成功,但相比有身體缺憾的人,可能原來能力只能爬到 800 米,但他挑戰一己極限爬到 1000 米,在我眼中後者更成功,所以不要為成功定下任何目標,甚至創業失敗也可以是一種成功,全看你從中得到什麼。」

Rebecca 則認為,「成功與否非由外間界定,而是應由創辦人決定,自我感覺良好就好。」